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轼语 > 第四百二十五章 迁居

第四百二十五章 迁居嘉佑寺

好书推荐:抗日之军武系统覆汉军工科技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长安春抗日之铁血军魂庆余年我的谍战岁月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织明抗日之兵魂传说顽贼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战场合同工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秦吏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东晋北府一丘八抗战:从八佰开始

砚曦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日后,苏过终于找到了栖息之所——嘉佑寺。嘉佑寺松风亭附近有陋室数间正好供一家五口居住。王朝云带着小惠、小善将行李收拾妥当,苏轼带着苏迈来惠州衙门向詹范辞行。詹范震惊道:“不是说好了安心在合江楼住下,怎么又要走?”

苏轼道:“我乃戴罪之身,住在那里于理不合。嘉佑寺松风亭那儿有几间居所,正好够我们一家人居住。”

“松风亭在嘉佑寺旁边的山上,环境简陋,实在不宜居住,你就听我的住在合江楼吧。”詹范知道苏轼害怕连累自己,宽慰道,“惠州如此偏远,朝廷根本不会知道,你就别杞人忧天了。”

“如果广南东路兵马钤辖、广南东路提点刑狱等官员巡视到此发现我住在合江楼里,肯定要责备詹大人您,说不定还会向朝廷告发此事。您就让我住到嘉佑寺吧,我也住的安心些。”

詹范沉思片刻,叹息一声:“也罢,你想住就住吧,我等会儿让人收拾一下你再搬过去,这你总不能拒绝吧。”

“多谢詹大人。”

詹范派人将苏家的行李运往嘉佑寺,同时交代嘉佑寺主持好生关照苏轼一家。

十月十八日。

苏轼一家迁居嘉佑寺松风亭。松风亭四周茂林丛生,本是僻静清幽之所,然而对于年近六十又喜好四处走动的苏轼而言却成了一桩难事。

这天,他在松风亭附近转悠,返回时走了一半忽感足力疲乏,抬头仰望山路,想到远在茂林尽头的松风亭还有诸多脚程,不禁感慨道:“还有这么长的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无奈,只得一鼓作气拄杖前行。

他走了许久突然驻足,自嘲道:“我为何不坐在这儿歇一会儿呢?”想到此,豁然开朗,犹如上钩之鱼忽然挣脱。他歇息着,突然联想到兵法,自言自语着,“如果人能领悟这点,那么即使在战场之上兵阵相接,鼓声如雷,进攻则死于敌军麾下,撤退则死于违抗军法,如此进退维谷之际,不妨停下来歇歇,静观其变,何必固步自封,自寻烦恼呢。”

随后的日子,苏轼和家人们在惠州过着安贫乐道、乐善好施的生活。由于惠州城小,市井寥落,物价低廉,苏轼一家的日常开支比从前大幅削减,加上闲置的土地很多,他们在家附近种些蔬果自给自足,日子倒也过得去,唯一不足的就是经费有限不能让喜好吃肉的苏轼大快朵颐。此外,苏轼发现当地医疗水平太差,良医匮乏,想着自己学医多年,便打算在家附近的地里种些药材,然后再采买一些无法种植或者无法在山中采摘的,来年行医救人。

十一月二十六日。

苏轼和苏过闲来无事漫步于松风亭下,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株荔枝树下,苏过随手捡起一片飘落的树叶,突然吟诵起唐朝诗人杜牧的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当年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玄宗不惜让人采摘荔枝,千里疾驰送入宫中以搏美人一笑,可见此物应为人间极品,没想到我们有生之年也能吃到。只可惜我们来的季节不对,只能等明年再品尝了。”

苏轼抬头看着荔枝树:“也不知道荔枝是什么味道,一想到明年四月才能吃上,我就恨不得冬春尽去,夏日飞来,然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一饱口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维持女配的尊严》《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重回年代赶海打猎》《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微信读书】《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大红书】《神话:灵性支配者》《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逆清1845崇祯自缢后,我来了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御谋天下:凰后最大诡三国斐潜荒原薪火重生之四海帝皇医馆里的故事目标三八线镇国异姓王斐潜小说金榜现世,举国求我迎娶女帝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大明小神医,换血多尔衮!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穿越大宋做军神赤旗大宋:砥砺前行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大明国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