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这个故事某种意义上说很俗套,像很多网友们说的那样:看到名字就能猜到讲什么。
不同的是,所谓的替身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剩下的情节仿佛和所有人预料中的想差不多,无非是女主角将其中一个男人视为另一个男人的替身。只是为了丰富情节,这中间必然还掺入了其他桥段。
故事发生在女主角和一对长相相似的兄弟之间。女主角最初爱上的是哥哥,但哥哥突然消失后,为了寻求慰藉,她接受了和哥哥相似的弟弟的追求。然而,正当她发现,自己已经不把弟弟当作替身时,哥哥却回来了,并且告诉她自己消失的真相。
李栩把剧本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给每个人物都列出了性格分析,最后却得出一个有些遗憾的结论。
尽管是是一部“恶女”电影,可是这部电影真正的高光部分却都体现在男主的身上。李名昭一人分饰两角,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他的实力,而女主角的设定,在剧本中的体现就是“身上有种特殊的忧郁的氛围,使得这对兄弟的目光总忍不住投射到她身上”。
这种设定,很明显,不是为了女主本人,而仅仅是为了男主,或者说,站在男主视角说明他们为什么喜欢女主。但女主的本位视角却是缺失的,整个人都没有灵魂,像一个工具人,只作为引发矛盾推动剧情发展的导、火、索而存在。
这也是她看过的大部分剧本存在的问题。男性向的作品,编剧们为了照顾男性观众的喜好,会将高光打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向的作品,作者同样会照顾女性的喜好,将苏点放在男性身上,换言之,女性很难获得高光场景,这也是最终男星更容易获得粉丝的原因之一。
所以她对程屹说:“女主角的形象太单薄。”
换一位导演,可能并不把李栩的话当回事,但是对方是程屹。
所以他问了李栩的看法。
李栩和他说了自己的观点,包括怎样效率最高地为女主角增光添彩。
程屹听完,拧着眉头没说话。
半晌才开口:“现在离开机只有几天时间。”
李栩答:“很多剧本都是在拍摄过程中完成的。”
“而且这样改编,女主角可能不讨喜。”
李栩答:“对很多观众来说,在两个男人之间纠结的女人,本来就很可恶。”
“韩欣怡可能会拒绝这种角色。”
“那就说服她不要拒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