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缺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六章沈府家宴
天竺棉虽然产量不高,但其本身“天竺布”纹理绵密,结实耐穿,保暖和透气性都强过麻布,这一点却是普通人都知道的。
明末的天竺棉布产量并不高,完全是因为土地的问题,但这种布料纤维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的。
杜子清给沈庆提供的的那个蒸汽动力织机的思路,也完全是依照后世大规模棉花纺织应用的东西。
但是这显然是有点行不通的,因为当前,很可能沈庆想要完成制造的是一种大规模丝织品的织机。
“生丝出来之前,还需要有个缫丝机才行。”
这是杜子清思考的问题,而对于杜淳而是考虑能否将杜家的产业在这一块,踏上朝廷大力发展织造的马车上。
他在心里面嘀咕着:“没错,抱定桑麻纺织业,朝廷那还不哄着你,这的确是一条最简便,最安全的生财之道啊!”
杜淳提醒杜子清,沈庆一定会再来找他,并且一定会引见他一个人,此人名叫苏寿昌,乃是南直隶临江府人士,此人可不简单,那可是江南最大的商号:隆庆昌号的大掌柜!
杜子清询问,这个隆庆昌究竟是干什么的?得到的答案是,此家隆庆昌号可以算是江南四省中目前最大的一个商号了。
“苏氏的隆庆昌商号,在江南一带可说是庞然大物啊,隆庆昌的业务最大的当属丝纺织造了,日昌隆的织造厂出产了大明朝一多半的绢匹,每年岁贡十万匹绢也都是隆庆昌出的。”
“它下属的桑农蚕农几十万,同时隆庆昌还涉及造纸,印染,书籍出版,最近还参与煤铁生意,兖州与徐州的煤,蔡汝二州的铁矿石由隆庆昌的船队大量的运到南方,同时隆庆昌还掌握着几家非常有实力的窑口瓷器烧造厂,外阜和大理都来订货。”
话语中,杜淳对于这个隆庆昌可是非常的羡慕,盖因生意做的这么大,那朝中有人是明显的。
并且这个苏寿昌在阉党横行的时候,能够与那些太监们关系融洽,并且在阉党倒台之后,仍然不受牵连,可见苏寿昌此人的能量。
杜子清对此表示一定重视,如能够入股隆庆昌的话,杜家的产业也就发达了,杜家有钱就相当于是自己有钱,而现在他缺的就是大笔的资金。
杜子清现在大体上,对明朝末期的全国经济形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自己要资金没有资金,要人脉没有人脉,不借助沈庆这条线,结识苏寿昌,岂不是浪费资源?
加上沈庆这个官府的内线在,加上自己在兵部任职,各方面的条件似乎已经成熟了,是时候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了。
果然不出三天,沈庆派人就送来了请柬,专门邀请杜府父子前去赴宴,这一次竟然是家宴。
杜淳考虑之后决定自己就不去了,这件是完全交给儿子负责,中国人有些事是不能够摆在明面上去说的,即便是酒桌上也不行。
但这背后却还是能够通过特定的手法来实现,比如说女眷之间的往来,或者简单的铸就诗会等等,文官清流们最喜爱的就是这种方法。
当然谈什么就不好说了,有些话当然十点到即可,很多事大可放手让下人去做。
杜子清带着自己的亲兵赴宴,这种事他不会独身前往的。
沈府举办家宴,此事不同寻常,定然有所目的,沈庆虽然官不大,但找一家豪华店的酒楼是完全可以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