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明末进化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实在

第四百八十九章 实在话

好书推荐:织明天唐锦绣黜龙寒门崛起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抗战:从八佰开始长安春北雄庆余年覆汉1949我来自未来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大明流匪我的谍战岁月抗日之铁血军魂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东晋北府一丘八军工科技秦时小说家抗日之兵魂传说

《明末进化》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第四百八十九章实在话

第489章实在话

由于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板书都是横向,作为学生不得不跟着摹仿。于是除了改用蘸水笔外,大多数人的书写格式也多半改成了横向从左至右。

在右手手腕不抬起,墨水也不是速干的情况下,仍使用从右往左格式很容易抹花先前的字迹,而且竖向文字在纪录各类数学公式方面很麻烦。

有人曾经向老师提出抗议,说要求用竖行文字以适应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杜子清两手一摊,很直率的说我们写不惯竖行,也不知道用竖行该怎么表达数学公式。

况且大明不是一直讲究尊师重道吗,是该学生适应老师还是老师适应学生?

这句话出来那些学员也无话可说,只得继续很别扭的按横向书写。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倒也渐渐习惯――毕竟人的双眼是左右排列,横向视野比纵向要大,现代人看横向文书基本不用转脖子。

而中国的传统读书方式要摇头晃脑,因为读竖向文字肯定需要上下转动头部,在阅读速度也比横向要慢一些。

而在接受了讲师的第一种习惯之后,其它种种改变自然也慢慢跟着进来……比方说已经有人更进一步,开始在笔记中学着使用讲师的草书和替代简化字体了,这样书写速度又可以快上很多。

但是有人对此是不能接受的,他依然坚持用正体字,并一笔一划的把每一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即使因此而拖慢了速度,每天光抄笔记就要抄到深夜,也依然毫不动摇。

对于讲师所提出的那种“文字仅仅是用来记录思想和语言的工具,而任何工具都以简单实用为上”这类理论,他们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读书写字,在中国历来被看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民间传说仓颉造字,鬼神皆哭,就是因为记录天意的能力被凡人学去了。

自古以来读书人总是比一般老百姓高贵一等,不就是因为文字之道难以掌握么。

到如今讲师自己也是读书人,虽然和大明所学不同,但他们都是文化人这一点也不能否认。

可这些人却居然说什么文字只是工具,士人会使用文字,和农夫会用锄头,工匠会用斧子锯子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地方。

这简直是在挖读书人的根子啊!作为好不容易从科举中杀出来的堂堂进士,他们对此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几个有相似想法的人在课堂上与杜子清辩论过关于“文字工具论”的对错,这一帮士子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成功迫使杜子清承认他们的简化字体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算是得了些皮毛,相当粗浅的东西。

科这件事并不能让他们沾沾自喜,但那位杜先生在很爽快地承认了简化字的不足之后,但去问了他们一个实际问题。

那就是在少数民族和生番土著面前,你的那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高寒缺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明第一武夫崇祯自缢后,我来了赤旗我的1644长安匪天下可为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唐宁钟意三国:开挂的刘备军师我上就我上决戰江南大宋:砥砺前行诗仙小贵婿镇疆军荒原薪火怒海覆清1852大明小神医,换血多尔衮!大明国士诡三国斐潜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