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帝王心腹》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和砷3第二十七回监守自盗巡抚获罪倒拜师门会试得手
甘肃冒赈案,乾隆想一想,心中都会五味陈杂。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竟会被这么多官员当个猴子一样耍,痛心、惭愧、愤怒、耻辱交杂心头。和砷知道乾隆为此动了肝火,时不时抚慰。这一日,乾隆又谈起王儃望在贪污大量银两的同时,还不断上奏朝廷,说他办理捐粮事宜,救了无数灾民,灾民流着泪水感谢皇帝的恩德。奏折把乾隆哄得心花怒放,因王儃望办理捐粮有功,一道谕旨将他调往浙江当巡抚,让自己信任的王廷赞接任布政使,哪知还是照例贪污。乾隆身心疲惫,百感交集叹道:“近年贪污案件一件接一件,一件比一件厉害,实在让朕焦心,甘肃冒赈案情节如此严重,史上罕见,令朕蒙羞,难道我大清的监察都是形同虚设吗?”
和砷见皇上愁上眉头,忧郁肝中,劝慰道:“虽然如此,不过经过皇上严厉处置,其他官员一定会有所震慑。”
乾隆念念不忘,叹道:“朕对发送赈灾的过程,还仔细盘算过,自以为万无一失。发放粮米,官员必须亲自到场,每日发放后,官员要亲自画押,以为凭证。全部发放完毕之日,还要在发放册首尾签上总名,通册加骑缝印记,以备上司检查,同时还要具体发放数目、领取人名字张榜公布,让百姓监督。除此之外,朕还派人到甘肃开仓查粮,以防捐粮过程有弊。现在看来,这些措施从来没有人认真执行过。”
“皇上不必忧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都是下面官员谎报灾情,所有报灾、勘灾、监放的规定,都被他们视为一纸虚文,无意执行。既然此案已经查处,相信以后再不敢有官员如此了。”
“这些朝廷命官,对面这样明目张胆的罪行,居然无意拒绝,反而趋之若鹜,真是廉耻丧尽,朕真是失望透顶呀!”
“奴才以为,这些官员并非都是毫无廉耻,甘肃之案,有些官员最终并不想欺瞒朝廷,可是想保全其位,就必须参与其中,否则,他们根本无法在甘肃容身。官员们大多科举出身,自小熟读四书五经,礼义廉耻,倒是懂得一些的。”
“其实,令朕难以释怀的是,这个案子并非那么简单。”乾隆说出心里的隐忧,道,“当年王儃望向朝廷建议开捐之时,朕本来尚在权衡利弊,犹豫是否接受,朝中管理户部的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在旁边不断怂恿,不断说王儃望的好话,朕一时听信了他的话,终于批准。几年前,朕怀疑甘肃存粮不足,派人查粮时,被甘肃官员欺骗,显然是准备好的,必然朝中有人为之通风报信。”
和砷惊奇道:“于大人……难道他也参与其中?”
乾隆重重地叹了口气,道:“于敏中身为首席军机大臣,生前曾号称廉洁,朕也信以为真,对他颇为信任。四十四年,于敏中去世,却传来家人为分遗产而闹得沸沸扬扬。朕听说此事,十分疑惑,派人帮助分家,秘密调查于敏中的财产,居然达到两百万两之多。朕十分惊愕,一直不明白这么多的家产从哪里来。直到如今甘肃案爆发,我的谜底才解开。”
和砷一听,也解开心中的一些疑惑,甘肃官员这样胆大妄为,原来是朝中有人,有恃无恐。而皇上,并没有以为内年纪大了而糊涂,而是心中有一本帐的。
“那么皇上对于大人还是仁慈的?”和砷试探道,他很奇怪皇上知道原委后,并未对于敏中家人动手。
“首席军机大臣竟然是个巨贪,真是令人痛心疾首。这些官员,真的以为朕是好欺骗的?朕不过是念在于敏中为国效劳多年,心存仁慈之心,没有过多追究而已。”
和砷突然脊背一凉:乾隆既然对于敏中的家产产生怀疑,何尝不会对自己的家产产生怀疑?好在乾隆目前对自己还充满信任与依赖。
此案余波未了。大大小小的涉案官员一律抄家,所有家产上缴国库,许多贪官家里查抄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都要运送京城,面见皇上。家在浙江的王掸望家里赃物较多,负责查抄的闽浙总督陈辉祖一直到第二年才查抄完毕,运到京城。陈辉祖禀报,王掸望的财产这个白银三百多万两。
对于王掸望,乾隆印象十分深刻。他每年要进贡很多珍宝。按照惯例,凡上贡品进三退一,有些绝世之宝都被乾隆退回去。乾隆查看抄家的呈册,顿时心生疑窦。对在现场的和砷道:“王掸望有些古玩字画,我是见过的,印象比较深的有唐伯虎麻姑图、华岩牡丹、米芾墨宝一卷,苏轼佛经一卷,如今怎么连一样都找不到?”
原来王掸望最喜欢收藏字画,刚好乾隆爷喜欢品评字画,乾隆记得的这些,正是王掸望后被乾隆退回去的。但退还之后乾隆却念念不忘,作为皇帝也不好意思再讨要,如今抄家了,自然惦记这些宝物。况且如王掸望这般喜欢风雅之人,敌营会细心保管的,可是如今呈册上,连一副像样的字画都找不到,怎令乾隆生疑。
和砷心细,细细对照呈册上记录的物品,与实际进呈的并不符合。又联想起王掸望的赃物拖了半年才运到京城,便道:“皇上,臣料一定有人动了手脚。王掸望贪污银两有三百万之多,这里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甚至很多都是虚报。王掸望喜欢字画,可是这里连像样的一件都找不到,这些赃物一定是有人掉包过。”
乾隆道:“想不到竟然有人如此胆大包天,在朕的眼皮底下掉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人为了钱,真的敢连命都不要了。这件案子就交给你,必然要差个水落石出!”
和砷心中早有主意,道:“奴才接旨。其实要接这件事并不难,只要找出查抄王掸望的底册就可以真相大白。此外,恳求皇上恩准奴才找一名得力助手,此案可以尽快破掉。”
“你打算找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