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同流,但不合污》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儒家的经典人生道路自古就被描绘为立身、齐家、乐世,看不看书,寻不寻根,似乎中国人都知道这一点。
然而,在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进程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条被奉为至善绝学的《大学》之道,对于当今的现代人与现代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格物致知——保留应有的求知之心
“格物”,意为通过探究事物的道理以纠正人的行为。而“致知”指的是通过不断思考后达到的一种理解感悟过程。
在消息碎片化的今天,普通人每日的自我思辨与反省俨然成为了一件难能可贵之事。我们总感叹于圣人“手握卷而不释”的持之以恒,却总难做到每日放下眼前的手机,去阅读片刻书籍,感悟当下的生活境遇,久而久之,人心最为宝贵的求知欲与自省感就会慢慢减退。
人本应多去思考、体悟,因为万物发展并没有完全固定的定势,而人一旦胸中无物,遇事的态度就会变得不扎实,人心自然就浮躁了。
诚意正心——守好为人的最后底线
“诚意”,一言一行要出自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正心”,为人处世当端正心思,摒除邪念。
无论历史再怎么推进,科技再如何发展,人心与人性是难以改变的。两千年前,《大学》中不断强调的“诚”与“正”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最为基本的准则,也是人心与人性的最后底线。
逐利为天性使然,战国先贤荀子曾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本不应批判,但如果为了个人之好与一己私欲去做非诚、不正的事,则是在触碰作为一个人的最后底线,应被唾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1979黄金时代》《维持女配的尊严》《是兄弟就来踢球》《长生从御兽师开始》《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谁让他修仙的!》《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三塔游戏》《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国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