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在身边的那些家人和朋友
在别人眼中,甄嬛和安陵容、沈眉庄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她们三人在选秀的时候结识,而在入宫之后,三个人经常在一起,所以奠定了她们的友情。不过沈眉庄和甄嬛先后得到了皇上的恩宠,并且幸福生活蒸蒸日上,但是安陵容的遭遇则大相径庭。她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因为过度紧张而被太监“原封不动”地抬了出来,这个小事故一直以来是后宫中的笑柄,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性就自卑的安陵容总感觉所有的人都有心害她。之后沈眉庄的猜忌、浣碧的排挤、淳儿的语言让安陵容更加自卑,此在她心中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力量,逐渐扩大了她心中的那条伤疤,慢慢地她和甄嬛、沈眉庄之间的友情也荡然无存了。
在安陵容自卑的心里认为,甄嬛长相好、出身也不差,又得到了皇帝的宠幸,而这和自己的出身贫寒,受尽人们的嘲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加上皇后不断的挑拨离间,使得她开始对付甄嬛。刚开始或许她只是为了得到皇后的信任,之间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到了后来就开始主动挑起事端,原本是一段奇妙的姐妹情缘,谁知道被安陵容亲手毁尽,而当年那个唯一真心对她的姐妹也被她推向了深远。
嫉妒本就是最厉害的武器,而一旦这种武器掌握在一个自卑心理很强的人手中,那么这种武器就会发挥出更为可怕的力量。不仅是在后宫中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如此。安陵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来她可以和甄嬛成为很好的朋友,得到甄嬛的照顾,但是她没有相信世界上还有无私的友情,她只相信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嫉妒。
在中国古代,很多时候一个女人的入宫,她便就扛起了拯救这个家族、给这个家族带来兴旺荣誉的重担,在甄嬛这一批入宫的妃子们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事实上不仅是女人了,当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又没有其他晋升之路的男子,不得不选择“太监”这条路的时候,他同样承担着一个家族。或许在他或她的家族中不愿意承认有这个人的存在,但是他们却希望他或者她能够带给他们福荫,能够换来他们的荣华和富贵。这一点怪不了谁,千古年来这是不变的规律,当无门可走的时候,很多人会不择手段去接近那些可以利用的人或集团,从而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刚刚入宫的沈眉庄就是这样,她希望自己入宫之后能够依靠皇上这座大山,从而护佑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她本身是一个不想害别人的人,但是一旦你想争宠,那么你就必须迎接那所有虎视眈眈的眼睛,而这些眼睛会逼得你险象环生。沈眉庄恨透了那些害自己的人,但她需要自保,想要自保就需要给自己找到后台,甚至给自己找到替罪羊。此时甄嬛对她的守护和付出对她来说是最好的感情,看着甄嬛的受宠她心中也不是滋味,与其这份姐妹情,她更希望得到皇上的宠信,不过沈眉庄心中很清楚,她曾经说过:“谁也无法圣宠不衰,与其得宠的是别人还不如是自己最信任的姐妹。”虽然她先后喜欢的两个男人都对甄嬛倾心,但是她始终陪在甄嬛的左右,关键的时候也懂得去保护和周全。甄嬛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了沈眉庄的靠山,或许沈眉庄偷情的事情没有发生,也许她可以在后宫中颐养天年。
不管沈眉庄、安陵容的目的是什么,她们前前后后都做了什么,总之她们算得上是甄嬛的朋友,她们有过一段美好的姐妹情。而吕雉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前面已经说过她是很小的时候被父亲“包办”然后嫁给了大她很多岁的刘邦,而丈夫常年在外,再加上之后自己被擒,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友情,至少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所有史料中,没有找到那个女子和吕雉的关系很好,犹如安陵容、沈眉庄一般。
而和吕雉关系较好的或许只有那个审食其了,我们暂且不要说吕雉有没有和刘邦的这个同乡发生过什么关系,但是在流亡和监禁的岁月中,是审食其常伴吕雉左右,而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生怎样的感情或许都是可以理解的。
清朝另外一个特殊的女性孝庄和甄嬛也不同,她在宫中或者宫外也没有什么好朋友,或许姐姐海兰珠是自己的朋友,是自己的靠山,但是得到皇上宠信的海兰珠,和孝庄之后的关系很微妙。或许和她走得最近的也应该是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多尔衮了。
多尔衮常年和皇太极一起征战,还在天聪二年(1628),多尔衮和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当时多尔衮大破于敖穆楞,皇太极还赐给他“墨尔根戴青”的称号,当时的多尔衮只有16岁。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多尔衮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战役,而他也逐渐由一个青涩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
多尔衮是以勇猛著称的,其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时候,亲自冲锋陷阵,直接攻到大凌河城下,当时城上的炮矢非常猛烈,之后皇太极连连责备多尔衮的部下,他说:“墨尔根戴青也冲锋而入,倘有疏失,必将你等处以严刑,断不宽容!”而在之后进攻锦州城的时候,他又是一马当先,当时明朝将领祖大寿的军队在城头向南发炮,而洪承畴的军队由南向北发炮,多尔衮两面受到夹击,险些被击毙,有关此在《清史》中有明确的记载,“从上围大凌河战,多尔衮陷于阵,明兵堕壕者百余人。上切责诸将之不阻。”不过还好多尔衮还是躲过一劫,之后祖大寿投降,其对多尔衮说:“果有此事?如炮火击中大王坐骑,后果不堪想象!”而此时的多尔衮则显示了幽默和大度的一面,他说:“当时两仇相敌,唯恐打不中。”
天聪七年(1633),皇太极和多尔衮他们一起讨论兴国大计,询问他们对明、察哈尔以及朝鲜的态度,以及对谁先动武?多尔衮当时坚持以征明为先,他从动摇明朝统治的根基,进而夺取全国大权的方略出发,建议皇太极每年整顿兵马,等到谷子熟的时候深入明朝境内,围困京城之后,截断他们的援兵,从而消耗其国力。多尔衮的这种建议得到了皇太极的认可,而此在《清史》中同样有明确的记载,“诏问征明朝及察哈尔、朝鲜三者何先,多尔衮:“宜整顿兵马,乘谷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港娱天后1988》《仙工开物》【异度荒尘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赛博朋克:2075》《守寡后我重生了》《谁让他修仙的!》《神农道君》《被首座抛弃之后》《谁让他修仙的!》
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大强女人:她们的天空没有简单二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