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团大战
1940年春,日本侵略者将大部兵力移到后方,对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他们依靠交通线和据点扩张占领区,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三光政策”,从而迫使根据地缩小。到夏天,大片华北抗日根据地变成了游击区,很多县城被敌人夺占。华北形势危急。
在华中,日军攻占宜昌,窥视陪都,大肆轰炸重庆,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诱降。在华南、西南则封锁桂越、滇缅公路,断绝国际交通。这些军事、政治、经济攻势,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极大困难。
当时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战场接连取得暂时胜利,更给处于困难之中的中国各阶层人士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国内一部分人的悲观失败情绪再度抬头,妥协投降空气再度弥漫,中国抗战面临空前的危机。
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1940年7月,中共中央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刻。”表明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为克服投降危机,争取时局好转,八路军总部正在研究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对敌作战行动。
此时,在华北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心急如焚。
怎样给敌人一个真正沉重的打击呢?这是彭德怀一直在考虑的。他与副参谋长左权不断地讨论着。
经过研究,最后选定在正太路上进行破袭。这条铁路从石家庄到太原,横穿太行山脉,连接平汉线和同蒲线,沿线有两个大煤矿,是日军的重要运输线。当时,日军在这条线上的守备力量也比较薄弱。
7月22日,总部将破袭正太路的作战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同时将《战役预备命令》发给一二九、一二零师和晋察冀军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