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论著二:印度历史与文化)》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印度古代伟大诗人迦梨陀娑的《云使》
今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里面,有印度古代伟大诗人迦梨陀娑。关于他的生平、著作,以及艺术特点,我国的报刊上已经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他的长篇抒情诗《云使》和戏剧《沙恭达罗》也都有了从梵文原文直接译过来的新译本。这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印度古典文学的了解,扩大了我们的眼界,巩固和促进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的友谊。
这位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在过去一千多年以内为广大印度人民所热爱;在最近一二百年以来,因为他的作品逐渐译成了外国文,又为广大的世界人民所热爱,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仔细分析起来,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我们目前只有《云使》和《沙恭达罗》这两个全译本,进行全面分析势必要引用梵文原文,这对中国读者说起来,是不容易了解的。我现在只根据中译本对《云使》尝试着进行一些分析。由一斑可以窥全豹,也许不无意义吧。
《云使》是长篇抒情诗,情节非常简单。一个药叉犯了错误,为主人财神俱毗罗所放逐,不得不与爱妻别离。但是他伉俪情笃,念念不忘他的爱妻,以致身体瘦削,连臂上的金钏都向下褪落。七月初,他看到一片云彩,“因为苦恋者天然不能分别有生与无生”(五),他就恳请云彩把他的消息带给他的爱妻。他告诉云彩,应该怎样走,路上会看到些什么东西,对他爱妻要说些什么话。这就是这首诗的情节。诗人迦梨陀娑就根据这样简单的情节写成了一百一十五节光辉的诗。
这些诗究竟表现了什么东西呢?首先它歌颂了爱情的纯笃和坚贞。这一点,只要读过这首诗的人都可以体会到,因为这一种精神贯穿了全诗。这个药叉请云彩告诉他的爱妻:
他为噩运阻隔在远方,怀着心心相印的愿望,
他只有凭清癯消瘦,凄怆悲痛,频频叹息,
热泪纵横和焦灼不安来配你的瘦弱可怜,
凄凉伤感,长吁短叹,珠泪盈腮和满怀焦急。
——一〇二——
同时他还想象,他的爱妻是怎样想念他:
请认一认沉默寡言的她,我的第二生命,
因为伴侣远离,她像雌轮鸟一般孤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