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
22.“新时代普罗米修斯”的诞生——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在19世纪电灯问世以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煤油灯或煤气灯照明。这样的灯靠煤油或煤气的燃烧来发光,所以会散发出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又因为需要经常给它们添加燃料,擦洗灯罩,所以用起来很麻烦。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造成惨祸。在那个时代,好多科学家都在想办法,利用当时已经出现的交流电,研究出一种安全可靠又方便耐用的电灯。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被后人赞誉为“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
当然,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灯的人。自从开天辟地的时候起,大自然就已经懂得使用电力照明了。当阵阵响雷滚动时,空中便点起了一串串儿雪亮的“闪电之灯”,但人类开始研究电力照明,却是后来的事。19世纪初期,开始有人探索用电来照明。
在研究电灯的先驱中,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法拉第的老师戴维。戴维在做电化学实验的时候,曾经发现两根相邻的碳棒中间通过电流,会发出强烈的弧光。他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弧光灯。他用2000只伏打电池做电源,使两盏弧光灯发出的光足够照亮一个大厅。戴维还发现,白金丝通过电流的时候,会白热发光,而且很快就会在空气中烧掉。这一发现,启示后人发明了白炽灯。俄国科学家彼得罗夫发明过电弧灯,时间比戴维早些。
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发电机的问世,电弧灯已经广泛用于灯塔、剧院和广场的照明。但是,电弧灯耗电惊人,每一盏电弧灯都得配上一台发电机,而且灯光也太刺眼,不适合家庭使用。
人们一直用煤气灯、蜡烛或者油灯做家庭照明,黑烟很多,也不明亮。为了寻找一种经济实用的电灯,人们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19世纪70年代,发明电灯的条件日趋成熟,不少人都想显一显身手。爱迪生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研究的。
1878年初秋,爱迪生决定研究白炽灯。他首先收集人类照明的各种资料,从上古的油灯、蜡烛,后来的煤气灯直到当时各种电灯的研究资料,凡是和照明有关的,他都进行研究,他先后摘录的有关笔记就有4万多页。
1873年,俄国有个叫罗德金的青年工程师研制了一种白炽灯。他用细炭条做灯丝,装在密闭的玻璃泡里。这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电灯了,但由于解决不了寿命短的致命弱点,他最后破产了。因此,许多人对白炽灯的研究望而却步。几年以后,另一个人对电弧灯作了改进,发明了一种新颖的“电烛”,很受欢迎。巴黎的大街、伦敦的剧场直到柬埔寨的王宫都曾经闪耀过“电烛”的光亮。不过,从本质上说,“电烛”还是一种电弧灯,只是稍省些电罢了。
爱迪生经过反复比较,决定研究白炽灯。他确信白炽灯成本低、耗电省,只要解决了寿命问题,就有成功的希望。
从1878年9月开始,门罗公园里的研究所成了研究电灯的战场。爱迪生是总指挥,有7个经验丰富的人当助手。爱迪生首先遇到的难题是不知道用哪种材料做灯丝才能延长灯泡的寿命。开始时,他试用传统的炭条,但一通电就断了。接着,改用钌、铬等金属丝,通电以后,也不过亮了片刻就烧断了。爱迪生还改用熔点高的贵重金属白金丝做实验,灯泡的寿命还是不长。
1878年过去了,爱迪生的研究毫无进展,他用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各种金属、石墨、木材、稻草、亚麻、马鬃都成了他的实验品。爱迪生用的实验方法,基本上属于试探法,凡是能想到的东西,他都找来试验。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确实令人钦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