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
2.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公元前256年李冰修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在今天的四川省灌县附近,是一个把灌溉与防洪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古老工程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家李冰。
岷江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岷江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西边往往江水泛滥,东边却常常发生旱灾。因此,征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便成为当时人们的迫切愿望。
李冰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被任命为蜀守,他亲眼看到水旱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听到人民的强烈呼声,感到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解决人民的苦难,发展生产。为此,李冰决定治理岷江。到任不久,他就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首先,李冰带着他的儿子二郎,还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沿岷江两岸考察,摸清了水情、地质等情况,听取了群众意见,制订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吸收了前人治理岷江的经验,决定在玉垒山开个大口子,引一股江水到东边去,这样可以西边分洪、东边浇地。然后采取中流筑堰的办法,在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中心筑一道分水堰,使江水流到这里便分成两股,达到分洪的目的。
工程开始后,李冰带领上万民工开山凿石,但是,由于山石坚硬,工程进度缓慢。大家都很着急,这时有人出了个高招:先在岩石上凿些沟槽,放上柴草,再架满树枝和木柴,点火燃烧,使岩石爆裂。这一招果然很灵,进度一下子加快了许多,很快就劈开了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引水渠道。这是控制江水流量的咽喉,因为其形状像个瓶口,所以就取名为“宝瓶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