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36.《历史研究》:观古今于一瞬
〔英国〕阿诺德·汤因比著
【作者简介】
1889年4月14日,阿诺德·汤因比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曾在茶叶进出口公司和一家慈善机构任职;母亲是个历史学家,曾写过《苏格兰历史故事》等书;叔伯中有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汤因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并酷爱历史,后来又在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接受古典教育,专攻希腊罗马史和近代历史。
早在1920年,汤因比就萌生了撰写一部多卷本的宏观历史著作的念头。1921~1922年希土战争期间,作为《曼彻斯特导报》记者,他到希腊、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一带采访。在东方列车上,他拟定了《历史研究》一书的编写大纲,后来在实际写作时几乎很少变更。
1947年,汤因比赴美讲学,在美国完成了《历史研究》最后数卷的写作。1955年以功勋教授名衔退休后,他仍致力于历史研究,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公开谴责美国的侵越战争、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和南非的种族歧视,热情宣传世界和平。1975年10月22日,汤因比因病去世,享年86岁。
【内容精要】
《历史研究》共分为十三部,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论带史,以文化形态史观贯穿全书。汤因比从各大文明的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的过程来展开其论点,他总是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大量的历史事实不厌其烦地加以论证。他自称这是英国经验主义的治学传统。
(1)历史研究的“单位”和“模式”
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某一民族国家或某一时代,而应以“社会”为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社会”,也就是能自成一体的“文明”,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体。宗教则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按照宗教来划分的。唯有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才有可能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在考察了前文明时期的社会之后,作者将前文明的特征归结为:①经过混乱时期,建立起大一统帝国(如罗马帝国);②间歇时期;③大一统教会;④蛮族大迁徙。教会和民族大迁徙是一个垂死文明的内部“无产者”和外部“无产者”的产物。
以此为依据,汤因比认为人类历史已出现过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等20多种文明。在第十二卷《重新考虑》中,他又将文明扩展到37种,并修正了早期以希腊罗马历史为蓝本的文明模式,提出了“希腊—中国复合模式”以及“犹太模式”。
(2)文明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云朵和山先生》《终极火力》《噩梦使徒》《惊悚乐园》【格格党】《制霸超级碗》《谁让他修仙的!》
戈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