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邓小平:中国新时期外交新战略的总设计师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邓小平出访美国,在美利坚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邓旋风”。在历时8天的访问中,邓小平不知疲倦,争分夺秒地与卡特总统以及其他美国官员进行会谈;会见了数以百计的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界和文教界的知名人士;在不同的场合向数千人直接发表讲话,并回答一批又一批记者提出的问题。这期间,有两千多名新闻记者追踪采访和报道这一历史性事件,美国三大全国性电视网的黄金时间全部变成了“邓小平时间”。在邓小平前往访问的亚特兰大、休斯敦和西雅图,当地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用通栏标题表达对邓小平的欢迎,并以大量篇幅报道邓小平访问活动。可以说,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上,“中国对当前国际事务和中美关系的立场以这样有效的方式直接为美国公众所深切了解,这是从未有过的。”(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述评)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的北部一直处于前苏联百万大军压境的威胁之中。到了1978年和1979年,前苏联的军事力量又伸入越南、柬埔寨、阿富汗,加之亲苏的印度,从而完成了从北、西、南三面威逼中国的战略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取得对“凡是派”决定性胜利的邓小平,遂将外交战略眼光投放到遥远的美利坚大地上,希望以同美修好为契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确保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战略重心的大转移。
而从1978年到1979年初,从美利坚吹拂过来的阵阵热风,更坚定了邓小平的这项外交抉择——
1978年5月17日,卡特总统指示即将访华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向中国领导人强调,美国已下决心要断然对付苏联在全世界的军事集结和代理人的扩张主义。与此相应,卡特总统又授权布热津斯基告诉中国领导人,美国接受中国关于正常化的三项基本条件(断交、废约、撤军),并重申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以前声明的五点(1977年初布热津斯基曾敦促卡特加以重申的正是这五点,当时没有结果)。
12月16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来而不往非礼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邓小平决定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作为1972年尼克松总统和1975年福特总统访华的回访,于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副总统蒙代尔、国务卿万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等进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会谈。在1月29日的会谈中,邓小平强调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团结,反对各种霸权主义,也虚心听取美方的意见。邓小平的才能、胆识和风度使卡特甚为佩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邓小平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一支接一支地吸烟,明亮的眼睛不时向左右扫视。当我的话被翻译给他听时,他时而发出笑声,时而向别的中国人有力地点点头。邓给我留下了好印象。他身材矮小,性格坚强、有才智、坦率、勇敢、气宇不凡、自信、友好。同他谈判是一种乐趣……”
在1月30日的谈判中,邓小平与卡特就国际形势,特别是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问题交换了意见。邓小平称越南是亚洲的地方霸权主义者,对莫斯科和河内可能存在的联盟表示忧虑。
1月31日,邓小平和卡特在白宫东厅亲自签署了(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黄华、方毅分别和美国签订了《关于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领事馆的协定》、《教育、农业和空间合作谅解的换文》、《关于高能物理合作协定》。由于这些都是行政协定,因而毋须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开创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先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重生1982搞渔场》《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新铅笔小说】《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普罗之主》【梦幻文学】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