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风流去 > 孔融与祢衡:文化的垢

孔融与祢衡:文化的垢甲(1 / 4)

好书推荐:晋末长剑龙藏谨言入骨温柔高武纪元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神农道君窥天光假惺惺烈日与鱼首席医官小玲建军阵问长生想入媛媛天命之上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替代品九章吉仙工开物

鲍鹏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汉末,党锢群英们在极度的失望中走向婞直与残忍。在一个彻头彻尾烂掉的汉末朝廷中已没有什么需要顾忌与维护。他们的道德愤怒已没有了什么积极的建设性的目标,而只是变成破碎一切的恣意逞快。他们的潜意识里,一定是“破罐子破摔”,而他们在摔破罐子时体验到的极度快感,获得的道德喝彩,又使这种颇不负责任的行为几乎成为那时代文人潜伏并遗传着的生物指令。这种“道德异化”,知识分子群体的道德原教旨主义,不仅是一种严重的人文倒退,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这种行为与思路,在摧枯拉朽的时代固然无可无不可,但在一个重建时代,则往往显示出不负责任的一面,甚至,演变为一些人物以狷洁狂妄之行沽名钓誉的手段。汉魏之际的孔融与祢衡即属此类人物。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他出名极早,他的美誉度也极高且获得极早。中国人在上幼儿园的年龄就知道历史上有一个让梨的孔融。这件让他传名千载的道德盛事发生时,他只有四岁,而他上面有五个兄长,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据《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云,每次与五个兄长在一起吃梨子时,孔老六(“文革”中称他二十世祖孔丘为孔老二,此处不妨一仿)总是取小的。大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规矩应当取小的。”

为了不人云亦云,这个故事很有细细分析的必要。一是,孔融的这种“小儿取小”的道德观点,正与中国古代道德中尊老抑小的价值趋向相符,所以这件事能成为道德范例,孔融也才能成为模范。若是他的行为放在美国这样重小而轻老的社会,或是到处是小皇帝的中国的今天,都不会有那么大的道德轰动效应。二是,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发在一个四岁小儿的身上,本没有那么多的道德附加意义。就一个四岁小儿来说,他的这种选择可能是极自然的。细揣他的行为,他并没有特别馋涎大梨,然后“克己复礼”,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想起圣人的教导,终于决定让出“大梨”,事实是,他只是随便地捡起一个“小梨”而已。说不定他对梨子不怎么感兴趣呢,况且一个大梨子,如今天市场上卖的那样大,岂止四岁的小孩,一个大人都觉得要吃完它有压力。而孔融这样的家庭,梨子定不是稀罕物,不然他也没机会老是吃梨,从而有机会一再表现自己的谦让。但结果却是,一个四岁小儿,他的那么一个不经意的行为,竟被煞有介事的大人们抬到那么高的道德高度,得到那么多人的矫情夸张的夸奖,他一定觉得奇怪。但他也因此而一直愿意重复这一动作,“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这是颇符合小儿的要夸奖的心理的。

总之,这种小儿科的事,竟能在堂堂史传中留下记录,且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除了自司马迁以来的史官重小事与细节的史官笔法外,中国特色的道德观是关键的因素。

孔融十岁时,他又干了一件让他名扬士林的事。可能是由于他四岁时无意的一个所谓“让梨”举动,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使他有了异于常人的自信甚至傲慢。他听说有一个叫李膺的大名士,“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命令家人,除了当世名人和通家旧好一律不见。这孔融便偏要去登门一见。这孩子挺早熟。他到了李膺的门上,直接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君的通家子弟。”守门人告诉李膺,李膺觉得很奇怪,便请他进来相见,问他:“你的祖父曾与我有什么旧交情吗?”孔老六说:“是啊。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先祖李老君德行相等仁义相伴,又互为师友。那么我与你已是世代的通家了。”一番言论,博得座间众人的称奇叹赏。一个叫陈韪的太中大夫后来才到,有人把刚才的事告诉陈韪,陈韪大约没有意识到这个十岁小儿的超快反应能力与超强攻击性,随便说了一句:“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很有出息。”孔融应声而言:“听你所说的话,你小时候一定不聪明的!”

这个记录在《后汉书·孔融传》中的故事其实还有一个版本,《世说新语·言语》中的记载是: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

我宁愿相信《世说新语》中的这一版本,因为这一版本正符合孔融的反应快,攻击性强,争强好胜,一丝不让于人的性格。让别人在他的谈锋前“大踧踖”(大尴尬),他十分的快意。

其实呢,孔融见了李膺,也不见有什么慷慨的谈吐,他毕竟才十岁。但他那急于一见李膺的心态以及在李膺等众人面前的表现,让我们惊讶于他的早熟—他在某些方面也未免过于早熟了。他的一生,很多事情都并没有一个目标,他好像只是在作秀,作道德秀,作才艺秀,作性格秀。比如《后汉书》本传的这样一段记载: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可是,他被曹操杀掉时,罪名之一即是“不孝”,把这两点放到一起看,颇滑稽。而曹操判他“不孝”,是由于他如下的言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甄中,出则离矣。

把他的行为与他言论放在一起,我们会觉得矛盾,但若从“作秀”看,就完全可以理解:当初“哀悴过毁,扶而后起”,是行为秀;后来放言无惮,是追求言辞悚人,是脱口秀。目的都只有一个,引起注意,沽名钓誉。而两者之间是否矛盾,他并不在乎。本来这两者都不是出自他的真诚。

给他带来名声的还有一件事,这件事送了他哥哥孔褒的命。党锢案中,宦官侯览追捕党人张俭。张俭逃亡,投奔孔褒。孔褒不在家,十六岁的孔融留宿张俭,后事泄,张俭逃脱,而孔褒、孔融兄弟被囚。兄弟二人争着承担罪责,最后由朝廷决定,由孔褒抵罪。《后汉书·孔融传》接着说:

融由是显名。

到此,孔融成名三步曲已经完成,从四岁到十六岁,几乎每六年他就闹一件大动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一个人童年的经历影响人一生的性格和行为,他的童年至少年这段时间里,这三次成名中,除了第一次可能出于偶然,后两次都有些刻意和冒险,而结果却都出奇的好。这种成功的经验伴随了他一生,使他成也因此,败也因此。

有意思的是,这有些莽撞的十六岁的少年,这边刚脱离了法律的罗网,那边就得到了道德的花环。当他的兄长孔褒走上断头台时,他却走上了光荣榜—各路州郡都来请他做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早春晴朗》《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奇幻小说网】【书彤网】《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科技流小说】【花瓣小说】【小紫书】《少女的野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人在吞噬,成了罗峰的金手指我拿阳寿玩恶魔游戏,一发入魂!全服第一弓箭手长春宫小分队穿越如懿传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四合院之刚穿越过来就要撵我走官方说,游戏要降临了全民:卡牌师弱?召唤机械天灾军团!林正英,你管盘古叫僵尸?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干白事儿怎么了?有种别叫我先生海贼:烧烧残日狱衣,米霍克傻眼瞎眼神医,开局遇到圣女报恩魅魔男娘,大姐姐们都想感化我无悔仙途追风者:山花烂漫笑春风重生年代:娇美人大嫂拒绝营业后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帝:山河少年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