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宝藏新探》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海底珍宝公墓的争夺
在幽深的海底,为什么会有比人们想像还要多的财宝呢?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每隔29个小时就有一艘船只葬身大海。在16世纪,每100艘从美洲殖民地运往西班牙去的金银船只中,就有45艘被海盗和风暴击沉到了海底。直到19世纪初,被海盗和风暴击沉的货船仍达30%~40%。仅据法国海军部发表过的一个正式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沉没在法国沿海的船只就达350到500艘之多!每一艘沉船几乎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笔财宝,更不要说当年那些专运金银珠宝的大帆船和各种各样的大货轮了,这些船上往往都载有难以估价的巨宝。
历史上有名的一艘沉船是1643年沉没在圣多明各北面的大型船舶“康塞普西翁的圣母玛丽亚”号。这艘沉船吸引着好几代探险家,至今据说它仍沉睡在圣多明各的普拉塔港东北163海里和特克斯群岛东北98海里之间的海底。
第一个企图打捞这艘沉船的是侨居美国波士顿的英国人威廉·菲普斯。他在1685年为征集打捞资金曾首次发起成立“探险绅士”之类的股东公司。1686年,他在加勒比海的一处被称之为“银滩”的海底发现了一艘被认为就是“康塞普西翁的圣母玛丽亚”号沉船。他从这艘沉船上打捞上来价值20万英镑的财宝,带着32吨黄金返回了伦敦。这在当年寻宝史上是最耸人听闻的一件大事。威廉·菲普斯本人也因此被英国国王晋封为贵族,任命为马萨诸塞总督,成了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海底沉宝最多的地方据说是在拉丁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加勒比海在北大西洋南部大安德列斯群岛、小安德列斯群岛和中美、南美大陆之间,西北以尤卡坦海峡连墨西哥湾,西南经巴拿马运河通太平洋,东西最长约2800公里,南北最宽约1400公里,面积达375平方公里,平均深2491米,最深处的开曼海沟达7680米。自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横渡大西洋时到达这里以来,被风暴和海盗击沉的各种满载金银珠宝的船只少说也数以千计。除加勒比海外,南非的好望角海底里也沉睡着数百艘各种沉船,其中大多数都是当年荷兰人运载财宝的船舶。黄海、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巴西的沿海,以及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南部的沿岸,也都是沉船较集中的海域。
有一个外号叫“桅帆”的水手弗朗西斯·马尔什曾经对法国“寻找珍宝俱乐部”的成员讲过这样一则传闻:“我在墨西哥的马德罗,在阿根廷的拉斯帕尔马斯,在多米尼加的普拉塔港,都听说过,在大西洋马尾藻海附近的某个海底,存在着一个‘珍宝公墓’。从15世纪以来,数以千计的西班牙船只驶进这里以后就再也无影无踪,杳无音讯了。马尾藻海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海域,人们一直传说,在那里海底的不深处有一个岩石盖顶,当一艘船只出事后,并不总是直接沉入海底,而是经常被漩涡卷进深渊,从而使遇难的船只远离出事地点而不知去向。据说,地球上1/10的黄金都沉没在那里,其中某些地方海深还不到30米。另一个‘珍宝公墓’在古巴的贝尔穆德斯东南。第三个‘珍宝公墓’在阿根廷的科里昂特角250海里的外海。第四个‘珍宝公墓’在智利的奇洛埃岛附近。第五个‘珍宝公墓’在塞内加尔的佛得角(绿角)海底。虽然没有人能够指出‘珍宝公墓’的确切方位,但可以推测出在那里或其他地方某个海底深渊,一定堆积着满载古代金币、银币和宝石的沉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事档案也可以扩大人们的搜索视野。正由于这些档案文献,使人们有可能进一步确定沉没在科西嘉岛西北的4箱600公斤重黄金的“罗梅尔之宝”的位置。也多亏了这些档案文献,人们才找到了“阿波丸”号沉船的确切方位。“阿波丸”号是一艘日本货轮,满载着日本人在其占领下的港口里掠夺来的珍宝。据说,这艘在台湾海峡被鱼雷击沉的船上装有40吨黄金、40箱艺术珍品和15万克拉的钻石。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沉没在北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峡(丹麦和挪威之间)里的德国潜艇中,也有不少装载着黄金、白银以及国家机密等珍贵物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科普小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