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蓖麻毒素
简述
蓖麻毒素是一种具有两条肽链的高毒性的植物蛋白。它主要存在于蓖麻籽中。由于其毒性强烈,诊断、治疗困难,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将其作为侯选化学战剂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曾生产了1700公斤的蓖麻毒素粗品。
蓖麻毒素是一种细胞毒。当毒素进入体内,A、B链分开。A链通过渗透经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主要使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抑制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B链与细胞表面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转入细胞内,它能促使A链进入胞浆。
蓖麻毒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LD12白血病、B16黑痣瘤和列文斯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杀伤癌细胞。另外发现它与其他药物有增效作用如蓖麻毒素与亚德里亚霉素合用对杀伤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毒素构造
种子含蓖麻毒素蓖麻毒蛋白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糖蛋白[6]。包含两条具有不同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质链,分别重约30kDA,两蛋白质链之间以双硫键相连。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不同长度的糖分子支链结合於其上[7]。两条蛋白质链如下:
A链含有267个胺基酸[6],是一个N-糖苷水解酶,此链会切断rRNA上的一个共价键[8],使一个腺嘌呤遭移除[6]。由于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物质,而核糖体又是合成蛋白质所需,因此当rRNA遭破坏时,会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
B链是一个凝集素,其第262个残基和A链之间以双硫键结合[6]。此链可与细胞表面上的半乳糖残基或甘露糖残基结合[9],协助A链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以发生作用。有许多植物,如大麦,含有A链却没有B链,因此人们不会因为摄取大量大麦而中毒。
结构性质
蓖麻毒素的一、二级结构已清楚,由A、B两条链组成。A链比B链稍短,两链之间以一个二硫键相连接。它含有共价键结合的糖分子,糖的主要组成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分子量为66000。在0.1克分子半乳糖溶液中,毒素可在冰箱中贮存数月而不失活性,但煮沸易失去活性。
中毒途径
蓖麻毒素是一种剧毒蛋白质。小鼠静脉注射LD50值为2.7μg/kg,腹腔注射为7~10μg/kg;对狗LD50值为0.6μg/kg;人致死量约为7mg。
蓖麻毒素除染毒水源和食物经消化道中毒外,还可作为国际间谍情报人员和恐怖分子进行暗害和破坏活动的毒素战剂武器。
1978年在伦敦的国际间谍人员曾用装有蓖麻毒素的伞尖在公开场所行刺,一名被刺人员中毒身亡。同时在法国巴黎也有类似事件和发生。
毒理
蓖麻毒素是一种细胞毒。当毒素进入体内,A、B链分开。A链通过渗透经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主要使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抑制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B链与细胞表面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转入细胞内,它能促使A链进入胞浆。
蓖麻毒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LD12白血病、B16黑痣瘤和列文斯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杀伤癌细胞。另外发现它与其他药物有增效作用如蓖麻毒素与亚德里亚霉素伍用对杀伤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临床表现
蓖麻毒素中毒后数小时出现症状。早期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继则出现脱水、血压下降,休克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牙关紧闭;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少数病人可出现发烧、黄疸、便血、蛋白尿、无尿或血尿,终因酸中毒、尿毒症而死亡。该毒素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在严重情况下许多器官可能会受到影响,蓖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仍取决於接触方式与中毒。吸入蓖麻毒素中毒的最初症可能在接触后8小时内才会出现。如果是吞咽蓖麻毒素中毒,最初症一般在到6小时内出现。
吸入:在吸入蓖麻毒素后的几小时内,可能的症状是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发烧、咳嗽、恶心和胸闷。接著是大出汗,且肺中积聚液体(肺水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1979黄金时代》《又逢君》《我在现代留过学》《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科技流小说】《志怪书》《大明:嘉靖修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