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武器科技知识(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跟踪追击的“生物导弹”
1995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和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在空中相遇,一声巨响,两颗导弹形成很大的火球。这种导弹的较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导弹的威力在于它的精确度和远程的破坏能力。
在生物技术中,也有类似导弹的东西,它也有运载系统,精确度高,而且专一性也强,它能与入侵入体的病菌结合,达到杀伤这些入侵者的目的。这就是“生物导弹”。
要讲清“生物导弹”,还得从人体的免疫系统说起。
人体的免疫系统,时刻警惕地保卫着人体的安全,抵御外来病菌的侵染。它的主要战斗力是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这两种细胞的制造“营地”是脾脏,而它们存在于血液中,随着血液的流动在全身“巡逻”,追踪那些不属于机体本身的各种入侵者如细菌、病毒或有害物质(生物学上统称之为抗原)。
一旦发现入侵者,巨噬细胞会立即行动起来,把入侵者吞噬,并把信息告诉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收到信息后,马上做出反应。根据巨噬细胞提供的关于入侵者的“模样”,产生与之反应的抗体。
抗体是一种防御性蛋白质分子,它能把入侵者紧紧地抓住,使这些入侵者失去侵染能力,不能再繁殖,这样人就不会生病了。
但是,抗体是在入侵者侵入机体后才产生的,当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消灭入侵者时,入侵者便会大量地繁殖起来,此时人就会生病。人生病以后,就要通过吃药或打针来帮助战胜入侵者。
在20多年前,人们吃的、用的药物,还不是能针对某一种入侵者并将它准确地加以消灭的抗体,而是多种混合的抗体,专一性不强,效果也就差些。这种混合的抗体叫多克隆抗体。
于是科学家们就一直在努力寻找能针对某一种疾病的入侵者并能把其消灭的抗体,就像导弹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一样。
197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科勒和米尔斯坦建立了杂交瘤技术。这项技术是生物技术革命性的创举之一。为此,两位科学家于1984年捧走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技术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