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远那么近》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不,人不会无求的,人要讲有没有志气、有没有人格,那不是金钱可以加分的,哀莫大于人格破产。是,魅力是种与生俱来的东西,但是你得不断灌溉它才不会消失,人光是有貌有才都不够的,还得有志气。
——2002年
张国荣谈到永不停歇的追求
电影《霸王别姬》从1992年的初春拍到酷暑,整整5个月,张国荣每天刻苦学习普通话和京剧,为了完整塑造角色,5个月内他没有离开过京城,足足瘦了15磅。张国荣常赞许制片人徐枫的“义无反顾”,他自己亦是义无反顾的艺术家。
幸而付出皆有回报。第二年,《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展上独领风骚。电影首映安排在晚上,影片结束后,全场观众激动起立,向剧组人员鼓掌达10分钟之久。掌声稍停后,有法国观众高喊bravo,又掀起第二轮掌声。回酒店的途中,不断有外国人竖起大拇指,用眼神、手势或bravo的赞美声,推崇《霸》片的成就。
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仍然在全球影坛上大放异彩,依旧保持着中国文艺片在国外票房纪录的最高纪录,须知当年在日本,该片创下连映43周的惊人纪录。《时代周刊》评其为世界影史上最佳百部电影,各类“必看影片”之类的榜单上也从不会缺少它的位置。
然而,这部在国际上受到极度赞誉的电影,在华人地区却接二连三遭遇了尴尬。张国荣与整个团队都寄希望于该片能在国内重要电影奖项上有所斩获,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先别提奖项上颗粒无收,甚至连放映都成了问题。
《霸王别姬》除了投资方为来自台湾的徐枫女士,原著及编剧李碧华、主演张国荣来自香港,另有个别演员来自台湾外,其余台前幕后的演职员均为大陆人。
在大陆,由于该片剧情过于敏感,涉及文革变故、抗日战争,以及同性恋情,在大陆送审时险遭腰斩。据说后来是邓小平看过影片后认为“可以放映”,才终于得到首映机会。但同时,却又要求“不宣传、不报道”。
饶是不许任何宣传,电影在上海大光明影院首映时,仍然引起轰动——当然大部分观众是冲着首次出现在上海的张国荣而来——大光明门口的南京路被蜂拥而至的歌迷影迷挤得水泄不通,张国荣乘坐的轿车差点被掀翻。大光明剧院的院长回忆当年的盛况仍然激动不已:“电影院门口12mm厚的玻璃门都被碎了,我的头发上都是玻璃渣。”
在北京,这部电影在开始售票后不久又被要求禁演,只是无奈首映票已经售出,才被同意放映一场。几个影院2000多座位,硬是卖出了4000张票,一半观众是站着看完的。直到几个月后,当局才同意对影片进行部分改编后再次上映。
在台湾,电影原定于93年年初在台湾上映,但是因为不符合台湾的“二分之一”法,不获发准演执照,不能在台上映。“二分之一”法是指“赴大陆拍摄的电影起用大陆编导演人员不得超过二分之一”。台湾民众联名抗议,呼吁政府早日修法,令民众能看到优秀的电影。同年年底,台湾新闻局正式公布赴大陆拍片管理办法修正案,在原先“二分之一”法规上,增加一条但书:获得国际五大影展最佳影片奖者不受限,可做商业映演。
可以说,这是为《霸王别姬》量身定做的法律条款。首映礼上,行政官员致辞时一语双关地笑说,该条款可以称之为“霸王条款”。自该片开始,台湾对大陆电影的政策逐步开放。
由于演职人员基本都来自大陆,根据当时的相关制度,香港认为该片不属于港片,不给予参与香港金像奖的评选资格;在台湾和大陆也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得到电影奖提名。
现在看来,这些政策着实可笑。如今香港电影金像奖已不再使用早期对参评影片演职人员的地域限制规定,甚至有连续几届金像奖“影后”均由大陆女演员获得,令香港电影人惊呼:我们香港没有演员了吗?
但是,作为第一位与大陆导演合作、第一位参与两岸三地合拍片的张国荣却没有这么幸运。不,或者可以说,这是他的荣幸。他作为先驱者,尝试开拓着两岸三地电影界的交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从那座韩城开始》【轮回小说】《野火》《秋燥》《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