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远那么近》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海阔天空的胸襟,退一步去生存。
——2000年
张国荣对当年的恶性竞争如此感悟
娱乐圈里,最不缺的就是“比较”。歌星需要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位置;媒体需要通过比较来制造话题;而粉丝们,也需要通过比较来更加了解偶像的优点。比较并不是坏事,如果运用得当,更能激发斗志,令双方共赢。只是在残酷的娱乐圈里,由于艺人、媒体和粉丝三方角力,却往往使被比较的当事人倍感压力。
张国荣就是一个从来都没有逃脱过被“比较”命运的偶像。也许就是人红是非多,当他刚有小小成绩时,就常常被人将他与陈百强放在一起。
70年代末几乎同出道的张国荣、陈百强、钟保罗,被誉为当时的“中环三剑客”。然而很少有人将三者并列相比,因为钟保罗不是歌手,后来更转向电视台做DJ,可以说不在一个领域,就谈不上比较了。
而张与陈两人,同属一个经纪人,都是俊俏的青年歌手,又一起出演了两部电影,可以说外貌、专业与能力都程度相当。只是陈百强幸运一些,当张国荣还在丽的苦苦煎熬时,他已经在歌坛有所成绩。可以说在歌坛上张国荣当时是被陈百强压制住的。
再好的朋友,反复被人比较着,自己的事业又不比对方顺意,多少也会有嫌隙。张国荣心里不是没有疙瘩的,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也藏不住这股气。
他坦陈说:“在那个时期我发觉我们在名利方面争得很要紧,我不想再跟他有些什么的合作。所以在《失业生》(1981年)上画的时候,我就向记者宣布了‘我不会再与陈百强在电影上、歌唱上再合作。’”
但是比较并没有停止,一直到1985年年初,他第一次登上《明报周刊》封面接受采访时,提到陈百强他仍然略带不快:“为什么偏要拿他跟我比呢?为什么不拿我跟阿伦(谭咏麟)或罗文比?”
这句话可以反映出他的想法:他不是不愿意被比较,而是不愿意始终和同一个人比;同时,他希望与歌坛最红的前辈去比较,为了更高的目标去奋斗。
张国荣与陈百强之间的较量,其实在这一年已经逐渐告一段落了。85年下半年他在电台述说自己的故事时特别提到:
现在也感觉越来越少人把我跟他比较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对我和对他都是很有益的事情。因为当你在一段长时期都拿同一个人跟你作比较的时候,你就会退步。
然而,也从这一年开始,虽然暂时脱离了陈百强,但是他与谭咏麟的比较已经悄然拉开帷幕,二人即将成为80年代香港歌坛最大的竞争对手。
最早将张国荣与谭咏麟比较的一篇报道,竟是出现在1977年。
那一年,张国荣刚刚出道,签约丽的电视台,在电视台附近的广播道租了一间小屋。那一天,《明报周刊》记者与他约见在一间咖啡厅,他点了火腿蛋早餐吃得专注,浓眉大眼,时尚卷发,看起来像纯情的高中生——实际上他也不过20岁而已。
记者问:“有没有人说你像温拿的谭咏麟?你的发型与眉毛都像他的翻版。”张国荣点头,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风范:“他没有我高,穿了高跟鞋只到我这儿。”还用手比了比额头。
这时候,不论是记者还是张国荣本人,都一定不会想到,10年之后,这位谦虚自称“唱得不好,但是我喜欢唱”的率真爽朗的小伙子将在乐坛上与谭咏麟分庭抗礼,将香港乐坛推向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