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远那么近》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每天老是坐着发呆,抱怨工作、抱怨时不与我、抱怨自己没有机会……不如将之化为鞭策的力量,努力去工作……这般潜移默化的力量,原来真的可改变命运,改变心情。
——1989年
张国荣谈自己的奋斗历程
1982年,张国荣接拍了青春励志电影《鼓手》。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年轻有天赋的音乐爱好者,不顾家人反对、不顾专业人士的嘲讽,坚持理想,努力奋斗,终于得偿夙愿成为一名乐团的鼓手。
这部电影几乎是张国荣当时人生的写照。这一年,已经是他入行第六个年头,虽不能说没有名气,但没有成名曲、没有代表作,始终是演艺圈的小辈艺人。与电影中的陈子洋一样,出身于中产家庭的张国荣,踏入演艺圈时亦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甚至因为被经纪人骗去应得报酬,最艰难的时日甚至要向友人借钱度日。
坐以待毙不是张国荣的处世态度。这些年间,他从未放弃演艺事业,“我是有艺术天分的。”他这样确信。他一直默默耕耘,努力上进,有任何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弃。
多年后,回想起这数年的奋斗时光,他并没有觉得日子漫长难熬,“因为当时的香港演艺圈,基本上没有谁从一出道立刻就成偶像的。”需要奋斗数年才能走红,是当时的必经之路,张国荣有心理准备。
“我一直在等我的机会。”
机会出现在1982年。这一年之于张国荣,是黎明前的一抹曙光。他长久的努力与付出,终于将要获得回报。
为发展寻找新道路
经理人陈淑芬说,张国荣是个好强的人,在最低潮时期,他所想的从来不是放弃,而是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式新的合作伙伴,希望能激起新的火花。——不,这个时候陈淑芬还不是经理人,当时香港娱乐圈并没有“经理人”这个说法,是在陈淑芬与张国荣默契合作之后,传媒给了她这个头衔。(无意间张国荣又创造了一个历史。)
当时的香港艺人,都是披荆斩棘的斗士,一切前路要靠自己去闯。
眼见在丽的电视台发展有限,张国荣开始尝试换新环境,签约新公司。华星唱片公司的陈淑芬早在1977年张国荣参加歌唱比赛时就看好这个英俊又上进的小伙子,终于在1982年得到机会与张国荣接触,两人相谈甚欢,一拍即合,张国荣成为华星签约的第一个歌手。陈淑芬从此与张国荣结缘,此后20年,他们始终是事业上的好拍档。
这个年轻人一身是胆,总是胆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年,他是华星的第一位歌手,五年后,他竟放弃了在华星顺风顺水的道路,为了获取更多灵感、创造更多经典,转而投向新艺宝唱片公司的怀抱。传媒一片哗然,须知新艺宝又是名符其实的“新”艺宝,是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连老板都不是太有自信。但张国荣不怕,他喜欢这样的挑战,享受一伙充满斗志的年轻人共同奋斗的氛围,果然又让他在新艺宝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为事业努力奋斗
电影《鼓手》中,一共有三首插曲,都是由主演张国荣亲自演唱。而此时,他已经三年没有发行个人专辑了,几乎令人忘记这曾是一位在全亚洲歌唱比赛中获奖的歌手。
那时的张国荣是迷惘的,但也是不放弃的。虽然在歌坛上一直没能取得成就,但他坚持每天六点起床,坚持练习唱歌,“《AmericanPie》是我每天都要唱的歌”。同时,他还把当时所有大红大紫的歌星的唱片买来,在家中日夜聆听,暗暗从他们歌声中去揣摩一些唱歌的技巧。
张国荣音域广阔,最初出道时,他喜欢利用自己的高音部分,但嗓音不懂得放开,听起来有些稚嫩尖锐,自嘲是“鸡仔声”、“呱呱声”。这也是外界对于他的第一张唱片《Ilike Dreaming》的评价。这张唱片全部翻唱英语歌曲,又未能完全摆脱原唱者的风格。看着他出道的黎小田听出张国荣的歌声有模仿的痕迹,“有时似罗文,有时又似谭咏麟”。
张国荣加盟华星后,作为华星的唱片监制,黎小田终于有机会告诉他:“这样不行,不能随便模仿别人的唱腔,一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他让张国荣听猫王的《AreYou LonesomeTonight》,学习他的声音魅力,压低嗓音,找到自己的低音区。原来张国荣的低音竟然这样低沉迷人!第二年,他用这醇厚的嗓音演绎了《风继续吹》,终于在歌坛引起震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宇文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