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沙俄农奴制崩溃的战争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发生的克里米亚战争,是沙皇俄国为获取出海口,扩展在欧霸权而同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俄国的战败显示了其农奴制的腐朽性,自此,沙俄农奴制日趋崩溃,而俄国则向资产阶级君主制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19世纪上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处于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下的地区此时已是四分五裂或名存实亡,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遗产”。这其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对各列强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联结欧、亚、非三大洲的“金桥”,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的沙俄极力想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为获取出海口,同时挽救走向死亡的农奴制度,沙皇政府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为保持和扩大在土耳其的势力,参加了土耳其方面对俄作战,所以,这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俄国与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853年2月,俄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科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16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对俄国宣战。揭开战争序幕的是锡诺普海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第一时间更新《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