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张自忠舍命雪耻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生于山东清县。1933年春率部参加喜峰口长城抗战,以劣势装备对付日军机械化部队,所部大刀队近战夜战歼敌,杀出威名。日军步步进逼华北,芦沟桥事变以后,忍辱负重与日军周旋,个人毁誉在所不计。
七七事变之后,张自忠禀承宋哲元的意见,即着手与日本驻屯军谈判。
在此之前,国军前线将领何基沣等人商定,为加强芦沟桥一带的兵力,已将驻保定的陈春荣旅之一团、东北军五十三军万福麟部之骑兵团及装甲车两列开到长辛店一带,计划乘敌人大部分军队尚未开到这一有利时机,出其不意于10日夜间袭击丰台之敌。9日晚上7时左右,张自忠用电话询问了何基沣前线的情况,然后说:“你们要大打是愚蠢的,现在要紧的不是打仗,而是和平解决。”通话过后,张自忠通过军部向前线将领发布命令:不许抵抗,不许出击。这个命令使前线部队丧失了一次歼敌良机,有些前线官兵由此对张自忠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11日,宋哲元由山东到达天津。张自忠立即由北平返回天津,向宋哲元面禀事件爆发的详细经过以及双方达成协议结果。宋听后很满意,未及自己出山,事件已初步解决,和平有望,故此他对张自忠倍加慰勉。
12日,香月清司接替田代皖一郎任华北日本驻屯军司令。
18日,宋哲元偕张自忠亲自与香月会晤,回来后就对人说:“和香月见面,谈得很好,和平解决已经不成问题,平则和,不平则不和。”实际上,“谈得很好”就是指双方就休战问题再次达成协议:(一)冀察当局向日方道歉;(二)二十九军撤至芦沟桥以东;(三)共同防共。宋哲元用这些条件换取了香月“和平”的允诺,便于次日返回北平。
宋哲元下令拆除路障和防御工事,将关闭了几天的城门全部打开。20日,发表书面讲话:“此次芦沟桥事件之发生,绝非中日两大民族之所愿。盖可断言:哲元对于此事之处理,求合法合理之解决,请大家勿信谣言,勿受挑拨,国家大事,只有静听国家解决!”
对于宋哲元的系列作法,南京国民政府是首肯的,南京政府在被迫应战的情况下,还是为和平解决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而日寇呢?他们把谈判作为调兵遣将的烟幕,当它作好发动全面进攻的准备后,便转身撕毁了协议,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26日,日方向冀察当局提出最后通牒,限三十七师及其它驻军于7月28日正午前自北平退尽,而前一天日军已在平津地区向中国军队发动了全面进攻。
宋哲元可谓湖涂一时,在与日方达成和平协议后,一直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对军事不作布置。日军的最后通牒送进北平后,他立即予以拒绝,同时将情况报告了南京,并表示“决心固守北平,誓与此城共存亡”,继而又发出“自卫守土”的通电,设立北平城防司令部,以张维藩为城防司令,准备固守北平。当晚,他又派戈定远驰赴保定,催促孙连仲、万福鳞等部星夜北上,以为救援。
但是一切晚矣!
7月28日,日本向南苑大举进攻。敌人分别从西、南两侧作钳形夹击,同时以飞机数十架低空轮番轰炸,南苑守军英勇抗击,突围时佟麟阁、赵登禹先后殉国,南苑失守。
日军发动军事进攻后,张自忠即应宋哲元之召由天津赶到北平。到北平后他就住在椅子胡同,去二十九军军部或宋哲元的住处,与宋哲元及其它将领商量调动部队及对付日军进攻等问题,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有直接指挥部队与敌作战。他曾用电话将在南苑的三十八师各部主要指挥官叫到城内,当面指示他们:三十八师在南苑的部队统由副师长王锡汀负责,一切听从副军长佟麟阁的指挥。敌如进攻,就坚决予以反击。
“七·七事变”以来,社会上有“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的议论。因为张自忠担任天津市市长以后,与日方有过频繁的交涉。而此时的战局是,若与日军全面展开战事,二十九军有可能被日军打散、打垮,为了保住二十九军,为了整体利益,宋哲元与张自忠商量,此时的上策还应是与日军周旋,以拖延时间,收容部队,稳定时局。
28日下午,宋哲元找到张自忠,对他说:“我今晚就走,明天你和日本人接触,谈得好的话,二十九军兴许还能返回平津,谈不成也不要紧,只要拖延几天时间就行,这一切,以后我会代你剖白的!”
此时,张自忠已将自己的荣誉置之度外,接受了这项严峻的重任后,张自忠回到椅子胡同作出安排,指定副官马孝堂、参谋翟紫封,以及勤务、炊事等六、七人留下,其余回原部队参加作战。之后又写信给三十八师的主要将领,要求他们服从指挥,团结抗战。
张自忠幻想任用一些与日本关系密切的人作为冀察政委会的成员,或许能够打开局面,得到日方的容纳。于是,他在7月29日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宣布就职,并改组政委会,吸收一些亲日分子参加政委会。
张自忠拼凑的班子,很多人只顾争夺权利,根本不从时局着想,他感到非常失望。
并且日本人根本不与张自忠谈判,更不承认他的冀察政委会。只要求他当傀儡,不与他作对等谈判。
8月2日,何基沣派人通知张,不能再留住北平,必须立即设法逃脱。张自忠这才察觉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于是决定脱离险境,秘密地住进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
张自忠住在医院里,派人探听到外面风声仍一阵紧似一阵。而且,医院里出入来往的很多人都认识他,因此还是放心不下来。起初他考虑搬到一个朋友家去住,但又怕连累人家,于是,只得叫来身边的副官廖保贞,让他去找美国朋友福开森,请他设法营救。
廖保贞找到福开森一说张自忠的意思,福开森便慨然允诺。于是张自忠就转移到礼士胡同福开森家里,身着长袍,头戴礼帽,装扮成学者模样隐藏下来。
此时全国的战局是,平津沦陷后,敌人继续向中原腹地推进,激起了全民的抗日情绪。而张自忠身陷虎口,难以脱身。他躲在福开森家里焦灼万分,决定先写封信,然后再派廖保贞秘密前往天津,找赵子青商量脱险之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