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6章登山队在风雪中练兵
1975年4月8日晚上,参加第二次适应性行军的第一梯队攀登上了北坳。这时,刮起了10级以上的大风,暴风从珠峰西北方向的洛拉山口滚滚而来,在北坳上空盘旋呼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珠穆朗玛峰地区气候多变。后半夜1时多,16顶高山帐篷,大部分被夹着粒雪的狂风刮倒了。
女队员的3顶帐篷倾倒得更是厉害,她们艰难地钻出帐篷,奋力地给帐篷加固。
这时,登山队副政委嘎久、分队长仁青平措立即从帐篷里跑了出来,教练王洪宝和好些男运动员也都赶来。大家一齐动手,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用尽全身力量,把帐篷重新固定好。
第二天早晨,分队长仁青平措挨个到各帐篷看望队员们,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
他第一个看望的是藏族队员米玛加布。米玛加布在6500米的地方摔坏了墨镜,得了雪盲症,眼睛像针刺般的疼痛。
此时,米玛加布正静静地躺在帐篷里,他一听是队长来了,便翻身坐起,对队长说:“队长,咱们可不能下撤,要坚持,准备天气变好就往上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队长,我能坚持,我要随大队往上。”
仁青平措感动地说:“你好好休息,你的意见我记住啦。”
仁青平措又到别的帐篷里,只见队员们有的在专心读书,有的点燃了煤气炉在做早饭,有的在清扫鸭绒被上厚厚的一层雪粒。
队员们见队长来了,便你一言我一语,要求队长代表分队向前线指挥部请战。他们谁也没有把恶劣天气放在眼里。
一位年轻队员说:“北坳风雪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我们要坚持在北坳,以便能及时抓住好天气,再向7600米进军。”
上午,报话机传来前线指挥部领导同志铿锵有力的声音:
党委、指挥部支持同志们坚持在北坳的决心,并向大家表示亲切慰问。这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同风雪、低温搏斗,可以锻炼革命意志。
队员们听到领导同志的指示,一致表示:
坚决完成任务!
分队长仁青平措,是西藏山南隆子县人,出身奴隶家庭,参军后在部队当排长。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队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愚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他对队员们更加关心。
第三天天气还没有好转,有些病号要向山下转移,同时食品也有些不足了,按照原来的行军计划,他们只带了3天的食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