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第7章穿越险峻的冰胡同
1960年4月11日11时,全体登山队员从海拔6400米的营地出发,开始了攀登北坳这段令外国登山队谈之色的险峻而艰难的天路。
珠穆朗玛峰上空云雾迷蒙,猛烈的西北风冲击着北峰和主峰岩壁,翻滚着,吼叫着,形成一股强力的旋风,带着暴雨一样的冰渣和粒雪,袭卷着雪域高原。
登山队员们拿着冰镐,在高山靴底绑上锐利的钢制冰爪,艰险地沿着北坳冰坡缓缓前进。
随着高度的上升和坡度的险峭,登山队员们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脚步也不由自主地逐渐缓慢下来。有的人每走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队伍中有一位受人景仰的新闻界前辈的传奇人生,也激发着今天的年轻新闻工作者走进西藏——这就是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
当年,郭超人刚从北京大学毕业,风华正茂。在西藏的10年间,他历经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我国登山健儿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
郭超人写的《世界最高峰上的日记》,可以说是新闻工作者献身事业、追求真理的壮歌。
对于攀登的感受,郭超人在《世界最高峰上的日记》中写道:
我背着背包,扶着冰镐,跟随着长长的一列纵队,踏过山岩,走过雪坡,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鹰爪紧捏着我的喉头,重压着我的胸口,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双腿变得愈来愈重了,严格地说是全身都变得沉重了。并不是身体的某一部分酸痛或困乏,而是整个身躯已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自己近乎麻木的双腿向前移动……
由于越攀越高,空气变得非常稀薄,队员们不得不张大了嘴拼命吸气,可就是这样,他们仍然感到胸口闭塞,喘不过气来。风雪越来越密集了,队员们的脚步也更慢了。
登山活动是异常艰难的。没有向导,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走过;也没有地图,因为还没有地理学家对它进行过测绘。
这时,走在最前面的史占春停了下来,他望了望疲惫异常的队员们,笑了笑,热情鼓励大家说: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北坳绝阻挡不了我们。
在这样的时刻,几句激励的话在队员心中增加了驱动力,脚下的步子又变得有力起来。
七八个小时过去了,小组队员已经攀升到了海拔6800米。
风雪更大了,一阵阵以每秒20多米的暴风带着冰雪回旋着。寒冷使侦察队员们全身麻木,稀薄的空气使他们头痛气喘,峻峭的冰壁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但他们毫不灰心,彼此帮助,坚持向北坳顶端勇敢地挺进。
这时,一道陡直的冰裂缝拦阻在他们面前。
由于这道裂缝狭窄而深陷,坡度在70度以上,于是队员们笑称它是“冰胡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推文】《赛博朋克:2075》《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晋末长剑》《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超时空快递》《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志怪书屋】《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买活》
李静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