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火枪
简述
火枪在宋代时即是一种著名的用於近身战的火器,但最早可能五代时就出现,最初是绑上火药喷火器的长枪,此武器与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
清以后火枪也被用来指名一种前装填的滑膛枪(亦有后填装式火枪,但无法保持气密,威力较小,不常被使用),用肩部、肩部上方、胸前为稳定点发射的火器,但自17世纪末叶以来,几乎欧洲各国都统一了火枪的稳定点为肩部。与其后继者步枪同为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
火枪最早发源、改进于中国,传承于阿拉伯世界,发扬光大于欧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枪是10世纪宋朝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在14世纪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中就有记载。
13世纪元朝出现了铁制枪管与最早的手枪(手铳、手炮)。阿拉伯人获得西征蒙古军的火枪技术后,发展出马达法,一种可以附有手斧的步兵手炮。[1]欧洲最早出现的火枪记载为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城兵器库的清单。最早的实物,是1849年在德国坦能堡发掘出来的、毁于1399年的铜制手炮坦能堡火铳。
分类
手枪(通常为射程短的武器,如:手炮、蛇杆、长度少于50厘米的其他火枪,射程少于50米。)。
骑枪(卡宾枪),长度介于50至70厘米。
长枪
混用枪(最不寻常,通常是手枪与战斧或是西洋剑的合体,亦有与骑枪的合体)。
演进
火枪、梨花枪:在枪矛前绑一铁管,内装火药,使用时点燃之使之燃烧喷出火燄。
突火枪:使用竹筒作为枪管发射弹丸,由於是竹制筒只能使用一次。
火铳、手铳、手炮、火门枪:在欧洲地区出现于十四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是欧洲最早的火枪。基本类似以后的“火绳枪”,但体积和重量都远胜后者,而杀伤力与火绳枪相差无几。主要是用于城堡要塞的防御,骑兵也有装备。
蛇杆手铳:欧洲地区首先出现,在手铳上加上夹著火绳的金属弯钩。
阿快巴斯(Harquebus,Hackbut):蛇杆手铳的演进版,最初是指装有钩子(用於钩住城墙减低后座力)的手铳,后来装上火绳点火装置。
沐斯凯(Musket):一开始是大型版的阿快巴斯,后来小型化。能缓慢阴燃的火绳、前膛单发填装、铁质或铅制弹丸与点火药、推进药分装,且除火绳击发装置外也装了各种击发装置。
旧式:火折点火绳,手指推压金属弯钩入火门,使火绳引燃点火药,继续点燃发射药。
新式:扳机带动蓖麻油小火炬点火绳,火绳点火药。扳机击发式火绳枪。
线膛:1500年前后诞生于德国纽伦堡地区,采用螺旋式线膛的扳机击发火绳枪,最早的“来复枪”。
火种式火绳枪:燧发枪的先驱。出现于16世纪后期欧洲,用火种或短火绳取代长火绳,开枪时才点燃,以免持续燃烧的长火绳在夜间暴露目标。
簧轮击发装置(齿轮式火枪):原本设计者以为该枪能取代火绳枪,但因价格昂贵,并不普及,王室贵族在当时却非常赞成这种枪的使用,有纪录的使用者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骑兵。
燧发击发装置:十七世纪法国人发明。摈弃火绳,采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的结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平凡中文网】《独悦你[带球跑]》《霸总带娃日常》《噩梦使徒》《华娱调教师》《洞中避难所》《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泼刀行》《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