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政殿内,赵煦拿出那张让赵佶所画的图纸,“沈先生,你帮朕看看,这架水力纺车能不能做出实物出来?”
上次让媚娘将这图纸送去工部,结果工部的人以为他要做个玩具,巴巴的跑来劝谏自己不要玩物丧志,这些东西不是天子应该琢磨的。
这样低的眼界和觉悟,让赵煦觉得就算强制让他们把这辆纺车搞出来那也是偷工减料,随意应付的垃圾,所以干脆就让人把图纸取了回来。
如今身边有了沈括这样的科学大家,赵煦便又重新将其掏了出来。
“陛下这番畅想当真是……奇妙之极!”
图纸上纺车巨大无比,用的纱锭居然高达三十二个,比一般的纺车多了数倍不止,以水力驱动。
不说做出来之后能不能用,单是这份想象就让沈括来了兴趣。
再一细看,其实整个机器并不复杂,动力部分是水车,这个东西随处可见;而主体纺机部分,则大体是传统纺机的放大版本,虽然还需要一些改进但原理是一样的……
沈括抚须思考,很快给出了评价:“依老臣看,这纺车造出来倒是不难,但造出来之后寿命如何却是未知。”
“噢?却是为何?”赵煦上辈子是文科出身,对于理工类的东西不太清楚,这纺车还是他根据上辈子教辅里的一张图重绘的,据说好像是元代的。
“陛下,此物最关键的是水车与纺车之间的传动部分要求较高……臣以为陛下可先试制一辆十六纱锭的纺车出来。”
敢情是材料寿命问题,赵煦了然点头,这专业的人士果然一看就明白问题所在。
“那这纺车的事,朕就交给先生了。”
具体的东西赵煦是一窍不通的,只能是给个点子出个灵感,专业的事情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点他倒是拎得清。
但这纺纱机的意义对赵煦来说却不一样,毕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就是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他想把这架纺纱机搞出来同样也是想解放一点生产力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