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事有奇缘,曰三生有幸
译文:事情遇到了奇特的缘分叫做三生有幸。
典故:三生有幸
佛语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景德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存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安抚退官。第二生,宪皇时西蜀书记。第三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又如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够我三生有幸了。”形容极难得的好运气。(无名氏)三生有幸,是中国老话儿。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但是此地接下来要讲的,还有三生有幸的另一个版本,所以叫做《新解三生有幸》。这个新解,同样关系着情意与生命,关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幸福,所以也是“三生有幸”。
中国传统的三生有幸
先说中国传统的三生有幸。宋人苏东坡有《僧圆泽传》,讲的是唐朝的故事。杭州西湖有三生石,在莲花峰东麓,与飞来峰相接,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高约10米,宽2米有余,峭拔玲珑。上刻篆书“三生石”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碑文。近代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佳作《三生石上旧精魂》,坊间网上俱有流传,值得一读。圆泽是位得道的禅师,住持惠林寺,有俗家朋友姓李名源。二人知心知音,知交至深。一日二人相约去参拜青城山、峨眉山,却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圆泽希望走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却坚持从湖北沿江而上。或因早年李源捐家产改建惠林寺,二人有约定,意见一致,则惟圆泽是听,意见不一致,悉由李源定夺。所以最终决定买舟入川。圆泽自知后果,叹道:行止固不由人。船到南浦。扁舟泊岸。河边有位身着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在取水。圆泽当时落泪,对李源说:那是我下一辈子的亲娘,她姓王。我得走了,给她做儿子去了。3天后你来王家看我,我会对你一笑作为证明。再过13年的中秋夜,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一定来与你见面。李源将信将疑。到了黄昏,圆泽圆寂,王家的婴儿也呱呱落地。3天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果然微笑。李源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小和尚说圆泽早已写好了遗嘱。13年后,李源如约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去赴圆泽的约会,果然又听到故人化作牧童的心声。虽然星移斗转,生死苍茫,李源也一世三生,参透典故,却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三生有幸”的佳话。现如今的有情人常说缘定三生,若明白其中原委,也该知道这诺言的分量。
原文:事皆拂意,曰一事无成
译文:事情违背了自己的意图叫做一事无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第一时间更新《幼学琼林典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