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得解放的女青年为了参军,在岳阳楼前,排起数百米的长队,耐心地等待着体验。
●一位女兵后来回忆说:“离开兰州后,我们350名女兵分乘14辆蓬子车,开始了漫长的颠簸行程……”
●在结婚典礼上,女兵杨挺还和丈夫一起为官兵们表演了精彩的对打。
●进疆女兵豪情满怀挺进新疆
1950年3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党和政府向全体青年女性发出了深情的召唤,号召广大女青年到新疆地区当女兵。一场大规模妇女“西迁从军”的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在刚刚解放的湖南长沙,市中心广场上人声鼎沸,三条巨大的横幅迎风招展,上面写着:
新疆军区女兵招募报到处
一群群正值妙龄的女青年正围着几个年轻军官询问这次招兵的具体情况。
一个身材十分苗条的姑娘问:“新疆冷不冷?”
一个胖胖的姑娘问:“我报名行吗?”
一个身材瘦弱的姑娘拉着她的妹妹,问:“我们姐妹两个都去你们要不要?”
军官们看到这种火热的场面,都感到十分高兴,他们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
一位中年军官嗓子都哑了,但他依然激情澎湃,他满面笑容地说:“同志们,有志到边疆去的姐妹们,新疆欢迎你们,大西北欢迎你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除了成群结队的年轻女性外,还有许多父女相依、母女相伴、兄妹相随的长长的报名应征队伍。
当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政治部长期任职的王慧至今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她后来回忆说:
那是1950年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我同姐姐一起到广场去玩,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新疆军区招聘团同志的宣传动员掷地有声:有志女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此情此景让人激动,让人兴奋,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向往,我就是被这种浓烈的氛围所感染,坚决要求参军的……
王慧接着回忆说:
当时要求报名者必须年满15周岁以上,而我刚刚过了13岁的生日。为了实现参军到大西北去的愿望,我让姐姐替代我报了名。
接到录取通知后,我激动得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在漫漫的西行路途中,“娘子军”进新疆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由于长途旅行而诱发的各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