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诗题,朕是跟弘文阁的大学士们商量过了,就以军人为题,赋诗一首。”
宋帝见众人归座,尤其是那些闹事的大臣,也不得不给他面子,不再纠缠太子,脸上便是浮现出得意的笑,向着左边就坐的一众大臣点头示意,已是金口玉言,颁布下诗题。
左边就坐的共有七位大臣,全都是弘文阁大学士,是整个大宋王朝最博学的人,其中两位,还是文坛的泰山北斗。
宋帝所言不差,诗题是他们跟宋帝一起拟定的。
这两位泰山北斗,一位是张昌,年逾五旬,须发花白,是名副其实的老学究,心向七皇子;另一位是朱中照,四十来岁,年富力强,但他的家族,有着较深的军队背景,受家族影响,他是支持大皇子的。
只不过,二人都有读书人的心思缜密,隐藏很深,并未太多暴露各自的立场。
这七人是参赛之人得罪不起的。
他们既是出题人,也是评判官,得罪了他们,那就别想好过了。
当然,正常情况下,他们也不可能知道哪首诗是谁的作品,因为那试卷是糊名的。
“虽然跟我想的略有出入,但是,出入不大。”
刘明融合前身记忆,参赛前就已猜到诗题必然是跟边塞有关,还特意在心里温习了一些著名此类诗篇备用,写景状物,甚至把边塞跟深闺融合的,各色诗篇皆有,只是没想到宋帝让写军人。
但是,这也没关系。
写军人的诗也有,他也记得烂熟,挥笔就来。
宋帝身边的王德贵大总管,点燃一根香,便是宣布道:“皇上有令,以一炷香为限,比赛开始。”
众人皆是凝眉深思,开始打腹稿。
一时间,大殿上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大皇子满面愁苦,虽然他是军人,但他只懂得打打杀杀,哪里会把军人写进诗词?
他完全不会啊!
“军人是厮杀汉,诗词是风月奴,这二者不掺和嘛!”
在大皇子看来,把军人和诗词掺和在一起,简直就是胡闹,他不明白宋帝和那些大学士脑子是不是犯抽了,才会出这题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