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村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小六子和冯大个子在城里被义勇团连续上了几天的课,效果如何不说,但是对鞑子和蒋大疤瘌的仇恨算是被进一步激化出来了。
当何谚隆要求两人返回鞑子营中的时候,年轻的张小六子还有疑虑,冯大个子已经替自己的义兄弟答应了——话说,冯张二人互为兄弟,和蒋大疤瘌一个喊哥,一个喊爹,就冲这,蒋大疤瘌也必须弄死,不然太尴尬了——当然,冯大个子愿意的答应的最大因素是,他只要回到鞑子大营,如果鞑子赢了,他也随时可以跑,反正鞑子迟早也要回关外,不可能揪着自己这样的小虾米不放,但如果义勇团赢了,那他的收获可就大了。
就这样,在一场除了冯张二人之情的演戏下,几百名土匪跑出了城——能跑出去的都是经过筛选还可以挽救的土匪,所以冯张二人手下的人数变少了,但是掌控力和士气反而变强了。
一共等了十几日,德罗诨需要的大炮终于被送来。
说起来好笑,德罗诨手里的大炮其实并不是入关的时候带来的,毕竟本次入关,清军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劫掠,带着大炮行动不便。然而北直隶山东诸多城池要么不战而下,要么一击即溃,所以清军缴获了不少的大炮,就是制作炮弹的工匠和材料都不少,此时,基本都被德罗诨让博洛调遣过来了。
虽然一路上仍然遭受了袭扰,但是大炮基本完好无损,随着大炮来的数百名操炮士兵和工匠以及护卫的两千多人马,壮大了德罗诨的队伍。图赖也因此对此战更加有信心,之前的些许不满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嘭嘭嘭!”十几门炮对着东平城陆续开火,大炮打出的弹丸砸在城墙上,激起一片片尘土,城墙也被砸出一个个凹坑。
城楼上早就没有了义勇团的战士。然而躲在第二道墙里的战士们心里却都在打鼓,义勇团并没有可以还击的大炮,虽然之前动员会的时候隔离指挥宣谕都表示,东平城多层防御的城墙一定会让鞑子碰的头破血流。但是真的打起来了,大家才发现,之前为了迟滞鞑子进攻的种种手段在真正的战争之神面前显得是那样的不堪!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虽然害怕,但是依然给自己打气,有的人视死如归,完全不在意外面的炮声。但是还有的人已经肝胆俱裂,心生退意!
因为一直担心城门里面有埋伏,德罗诨没有考虑从城门进入,而是集中炮火对着东城墙北段,十几轮的炮火下,城墙已经摇摇欲坠。
明代末年的红夷炮装填缓慢,十几轮中间还得不停给大炮降温,清理炮膛,一边炸膛,所以很是耗费了一些时间。
虽然鞑子的警惕性一直都很强,在对东平作战的时候,四周的哨骑一直在巡逻,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但是意外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东平湖东岸,数骑鞑子哨骑在周围游弋,却不知道危机悄然来临。
早在昨晚的寅时,何谚隆的老爸何玉栋就驾驶着清泉九号,带着几艘好不容易搜罗来的船只和这段时间打造的船只,将藏在湖西岸的骑兵陆续运到东岸——幸好何玉栋在过年前采购了足够清泉九号船半年用的油,所以才能以如此奢侈的方式运送骑兵。
清泉九号的甲板足够大,加上其它几艘船配合,挤一挤一次可以运送近百马匹,人就只有全部挤在客舱里面了。连续运送了十几趟,一千五百骑在清泉湾登陆。大家草草吃了点炒面,等待着作战。
鞑子的哨骑不可谓不强大,几支人马就基本上遮蔽了战场,但是连续多日,安山湖方向都没有任何异常,鞑子也就没有太多注意——至于绕过东岸,前往西岸侦查,按照行程,从东平城到安山湖西岸,因为湖边滩涂的原因,那就是上百里的以上的范围了,鞑子自信,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有敌人等靠近过来的时候也一定会被发现的,所以完全没有考虑去查看。
到了清晨,经过将近七个小时的运输,所有义勇团骑兵都集合完毕,而鞑子此时还在五公里外。为了反向遮蔽战场,何谚邻驾驶着改装过的越野车,车里是几名全副武装,手持弓箭的士兵。姑姑、爷爷。奶奶分别骑着一辆摩托车,身后坐的依旧是几名射术厉害的弓箭手。
三辆摩托在初春干涸的平原上兜了一个圈子,很快把鞑子的哨骑合围起来。
快速的越野车和摩托让鞑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过硬的素质让鞑子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鞑子所谓的骑射确实和当年蒙古人没法比,但是御马射箭也是基本技能,因此离着还远,鞑子的弓箭就开始射出,但是射在越野车和摩托前的挡板上,除了一阵铛铛铛的声音,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