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好无聊》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
此处土窑,虽不知多少年未曾使用了,但结构依然稳定,没有崩裂、坍塌。
立夏一进来后,便感觉窑里面的空气格外清灵,呼吸之后,身体极为舒适。
窑内中央处,便是一人高的陶器烧制口,分为上中下三个口。下口和中口,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上口为两个盘子大小的圆洞。风从下口入,中口辅助,上口流出,可以让柴碳燃烧的更加充分,达到烧陶的温度。
这大黑大白化成的灵珠,径直从中口这个位置,钻进了码放初窑的内洞中,在最里边的洞璧处飞舞盘旋着,让立夏尽量看的明白。
立夏也只能忍着灰尘,跟着钻了进来,越往里,越觉一股灵气,从洞璧中涌出,铺面而来,甚是神奇。好奇的立夏,伸手摸上洞璧。
“咦,这是怎么回事?”立夏惊奇的发现,摸到洞璧的手,居然像是摸到了水面一样,可以来去自由的伸进去,里面似乎空空荡荡的,不受阻碍。
童心未泯的立夏,更加好奇起来,也不用大黑大白教,自己便双手四处摸索,大致摸出了洞璧裂口的大小:缝隙长度比立夏身高长一些,但宽度就比较窄,缩腹提臀的话,可以侧着身子缓慢挪移进去。要是成年人的话,估计就钻不进去了。
立夏绷紧身子往里面挤,挪动不过一两米,便忽然间,时空转换,景色大变,竟直接来到了一处艳阳高照、植被茂密、空气清灵的陌生地方。也许是身边环境的骤然改变,立夏也有些受惊,慌乱间退了几步,便又神奇的跌回到了土窑内。
好在立夏人小胆大,既无危险,便反复进进出出,试了好几遍后,便坦然适应了这种神奇的变化。
当小孩子没了畏惧感,做事也就无所顾忌。就像此时的立夏一样,在这陌生而又神奇的洞中天地里(下文简称洞天),居然和大黑大白这两位导游,肆无忌惮、漫无目的的到处溜达起来。
让立夏疑惑的是,此方洞天入口处,有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其表面刻着两个立夏看不懂的巨大符号,似乎是某种上古文字。若是有太华古国黄帝时代的古人在此,便会认出这是太华历史上,最初的仓颉古字“归路”。
先不管写的是什么,这明显人为的痕迹,至少能让立夏知道,还是有人生活在此处附近的。
可洞中天地确实比外界安静多了,除了生长茂盛的花草树木之外,各种鸟兽鱼虫,都鲜少看见。由于草木太深,立夏这身高也无法越过草木,看清远方,所以带路的活,还是由可以飞空的大黑大白来做。
也不知大黑大白是瞎走的,还是从高处看到了什么,居然领着立夏,朝着某个方向一直走,直到来到一株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参天古树之下。
立夏看那古树树叶形状,与青真山天师洞的那棵银杏老树一致,应该也是银杏无疑,只不过比天师洞的那株还要庞大数倍。
古树离地三米处,有粗枝横长,铺成平台,台上建有一间不知年岁的树屋。令人啧啧称叹的是,树根扎地,错乱有序,竟然形成了天然的台阶,可以让人登上树屋平台。
立夏望着参天古树,傻乎乎的对着树屋高声呼喊:
“有人吗?”
连喊数遍,均无人应答。
“没人我就上来咯!”
立夏便不再询问,踏着树根悬梯,往上攀登,来到平台之上。
刚才站在树下往上望,立夏啥也看不清,现在上到平台后,这才发现树屋的屋门前,竟盘膝坐着一人,不对,应该说是一副早已坐化不知多少年的人形枯骨。
此枯骨身着素色麻衣,脚无双扉,怕是已经逝去千年之久。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此枯骨外表皮肉居然不曾受那蛆虫吞噬,整个身体依然完好如初,端端正正的坐着,只是血水干涸,皮肉贴骨。
正所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