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
文博昌年老,在景惠三十年提出致仕,他的儿子文景阳,也作为大学士进入内阁。
彼时,景惠帝的长孙已有五岁,由白锦这个内阁首辅教导。
皇长孙勤奋好学,白锦花了大心思培养他,在他小小年纪时,便与他讲述当下时事,畅想未来盛世,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他这半生,倾力于治国辅君,也算费尽心思,却未能革除旧制,从根本上迎来新生,乃生平一大憾事。
他将希望押在了皇长孙身上,这位由他亲自教导的未来储君,也不知能不能实现他的夙愿。
不过,他的儿子也是六元及第,走着与他同样的路,将来,也是能够辅佐新君的股骨之臣,加之白睿的书院不断为朝廷输送人才,那些新晋的官员,多为寒门子弟,倘若初心不改,总能与世家宗族抗衡一二的。
待朝中这一批又一批的老臣退下去,大越许是会越来越好。
景惠四十五年,景惠帝驾崩,享年六十六岁,新帝继位,即承和帝,皇长孙被封为太子,彼时已十七岁。
承和二年,太子上书提出了改革——要实行摊丁入亩,瓦解均田制,土地兼等问题。
这一政策严重触及阶级利益,遭到了几乎一半大臣的反对,一时间朝中怨声四起,更有甚者上书弹劾太子,幸而也有一部分大臣支持太子,与弹劾者争的面红耳赤,谁也看不惯谁。
白锦站在金銮殿暗暗叹气。
看吧,他每每提出改革,便就会弄成这副模样。
他私下提点太子,此事操之过急,只会让众臣为难皇上。
至此,太子进言,先在部分地区推行此制,倘若看到成果,那便说明此制可行,若收效甚微,甚至滋生民怨,那他甘愿领罪。
他一句甘愿领罪,叫弹劾的大臣再无话可说,承和帝也就应了。
此制是在金州先行推行的,恰逢金州的知府乃是白睿的门生,寒门出生,曾受过白锦提携,仅一年,便有了成效。
人头税的废除,让金州的征税手续大大简化,富户地主很难上下欺瞒隐骗,穷丁、无地之丁压力骤减,赋役制度趋于稳定,财政法令统一,金州人口大幅增长,如此改革合乎民心,百姓高呼万岁,拥戴至深。
这一结果令太子大喜,承和帝也颇为赞赏,当即下令全国推行此制,事实成效摆在眼前,群臣再无力言语。
但这一制度,压力给到了广大拥有成批地产的地主豪绅,世家宗族,因改革会大大增加土地税,明里暗里的,便有人千方百计的阻挠此事,为改革增加了难度。
即便承和帝也支持此事,决心将改革推行到底,此事,也整整历经数年才得以完成,土地、农业、人口,得到了质地发展。
这事之后,白锦拎着香烛清酒去到文茂哲墓前,独自枯坐了好久,似从前在师父座下那般,说了好多话,只不过如今,是他自言自语罢了。
六十岁时,他提出了致仕,儿子也顺利进入内阁,彼时,白张氏已百岁有余,白山也白了须发。
人人都道侯府皆为长寿之星,却无人知晓他们一生无病无灾,长寿至此的真正秘诀,都道是郡主医术高超,白家也精通养生之道。
白张氏一百一十岁时,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了,再也抱不动孩子,也不爱走动了,经常一梦初醒,就能怔怔地坐上好久。
白薇常常去探望她,陪她一待就是一天,祖孙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彼时,白薇也已年过六十,只是她受灵泉灵液滋养多年,至今不曾生出一丝白发,却也添了许多皱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穿越之锦绣田园》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