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雪糕的奶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首先,是水中蕴含的信息,到底是什么信息?
这个答案,人类或许永远都不知道。
毕竟人类只是一个信息储存的介质。
曾经顾知秋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现在倒也正好用的上。
那就是人类储存信息的最终版本会是什么样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信息的发展历史。
过去的石头、甲骨、巾帛、纸张,到后来的磁盘、光盘、U盘、硬盘……
随着信息量的迅速增大,储存的介质也越发先进。
一个图书馆的知识,一张小小的硬盘就能完全储存下来。
但顾知秋认为,这都不是最完美的储存介质。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储存手段很容易失效。
是的随着储存介质的越来越精密,保存的条件就越来越难了。
假如人类突然发生了巨大的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密的硬盘结构逐渐朽化,信息也就逐渐在光阴的侵蚀下丧失了。
反而是最原始的石头、化石,可以保存千万年、上亿年。
但石头的信息记载量又太小。
所以,顾知秋思考过,完美的信息储存介质,应该是能够储存足够大的信息,并且能够度过漫长的时间跨度。
后来,一个获得了生物学诺贝尔奖的朋友,偶然对他提起过一嘴——“你找来找去,却从自己身上找,如果人类DNA可以储存信息,那毫无疑问,人类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介质。”
很难想象,使用地球生物常用的4种核苷酸,不考虑表观修饰,每个核苷酸可以储存2比特的信息。
每克DNA可以存储455EB的信息(1EB=1e+18字节=100万TB),这超过闪存、硬盘、量子存储等无机存储设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