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得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辽的南京,平常寂静的夜,今日万家灯火。大辽京城在夜幕的掩映下熠熠生辉,如一朵巨大的牡丹般在黑夜中怒放,仿佛天空的夜再黑,也只能给这盛世牡丹做衬,愈发显出这牡丹花的自信与妖娆。太平盛世,威扬四方,若不是这城市在胡人的统治之下,那风骨真叫人想起盛世的汉唐,那么不羁而自信,雄踞海陆,开拓四方。
经过一年的奔波与风尘苦旅之后,终于可以歇息,今天是大年三十。繁忙的辽国居民,在一片火树银花里停歇下了自己辛劳的脚步。看着天边漫天飞舞的孔明灯,甚至盖过了繁星的光芒,百姓们心里也美滋滋的,朴实而沉着的面孔正如他们脚下踩着的黄土一般敦厚,渐渐地,那如黄土般敦实的脸上,也浮起一丝丝充满希望的微笑。他们憧憬着来年的好收成;憧憬着,那皇宫禁院里,将这盛世赐予给辽国的那位太后在新的一年里颁旨,让边塞的兄弟、儿子早日归家和亲人团聚。想必,这太后,定然是一位威严中透露着一丝慈祥的老妇人,满头银丝,头戴凤冠,身穿朝服,正坐在大捺钵的红木椅上,不怒自威,接受着文武百官那谦卑地朝拜;她的声音洪亮,正说着些气震山河的话,正为辽国新一年的开疆扩土谋划着,在为自己的文臣武将们鼓气;她定然是如此不羁,威严而高贵的女人。
那位威严而高贵的承天太后,也是好久没有出宫门了。对于她的记忆,辽国百姓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她与那少年携手,进入这历史名城时的一抹如花笑靥。
今夜此时,应县木塔下,一位贵妇,轻车简从而来。她屏退两位侍女,提着一袋东西独自上了木塔。
这贵妇一看就知道已是人到中年,可却看不清到底多大年纪,一头的青丝早已两鬓微霜,精致的脸上一道刀疤非常煞风景,不过也不难理解,似乎是苍天嫉妒了她的绝世容颜,故意在此白玉上留下微瑕,不过也正是那种自信与妖娆,似乎这道刀疤,在她脸上,也只有衬托出她绝世容颜的份,自卑地蜷缩着。
她一双秀眉紧蹙,直到塔顶,紧缩的眉头才微微舒展。她展开手里的东西,原是一盏孔明灯。取出打火石将它点燃,这位身着胡服的贵妇,满脸希望地慢慢伸出双手。她似乎好累,一双手似乎托举着大辽的盛世,再也不能承受更多了,就连一盏轻若鸿毛的孔明灯,握在手里都显得颤颤巍巍,摇摇欲坠,但是她还是咬了咬牙,坚定地举起了双手。灯芯在她眼前慢慢开始燃烧,任橘红色的焰火在她面前慢慢升起,将她那羊脂白玉一般洁白而纯净的脸染成了醉人的金黄色。初春的寒风吹来,吹得她衣带飘飘,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一般宁静而俊逸,她静静张开双手,手中的孔明灯趁着暖暖的上升气流向天空缓缓上升,就像这贵妇亲手放飞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峥嵘。贵妇看着孔明灯在空中一闪一闪,渐渐汇入天边那条“灯河”,她渐渐缩回手,长舒了一口气。
随着一声如释重负的长叹,她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变成了微笑时的柳叶眉。她嘴角微扬,微笑起来的时候,就宛如太阳升起的瞬间那么灿烂:长河落日、秦关汉塞,尽在我照耀之下,烟火人间、太平美满,尽是我希望之中。
孔明灯升起的一刹那,贵妇也许是疲倦了,也许是感动了,她微笑着的脸上,淡然流过一丝晶莹的液体,仅仅瞬间,这温情柔然的水滴就消失在了辽国猎猎的寒风之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