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第一时间更新《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论著二:印度历史与文化)》最新章节。
介绍马克思的《印度大事年表》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对东方问题有很大的兴趣,也有很深的研究,这只要一看他的著作里,特别是《资本论》里,对东方资料的征引,就可以明白。对于中国问题同印度问题,他都有很精到的观察,在同恩格斯的通信里,他有时候也讨论东方问题。在这里,正如在其他方面,他也表现了他的无比的天才。aid="x-71209-anchor"
/a
马克思关于印度的文章,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马恩选集里的两篇:一篇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原文是英文,发表在1853年6月25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一篇是《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原文也是英文,发表在1853年8月8日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两篇文章我都已经译出来。因为自己对印度史有点兴趣,所以平常对马克思同恩格斯关于印度的意见非常注意,自己认为,在这方面也多少知道点了。但自己究竟是孤陋寡闻,从来没听说过,马克思有这样一部《印度大事年表》。当王重民先生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有点半信半疑,以为王先生听错了话。问别的对马克思的著作知道得比我多的朋友,他们也都摇头。但前两天王先生居然把这部书给我借了来,我的怀疑一化而为无比的欣悦,仿佛眼前又添了一盏明灯,朋友们当然也不再摇头了。
据我所知道的,关于印度史的著作,虽然数目上并不少,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有专书,煌煌巨著,看起来似乎颇有可观;但用唯物史观来写的好像还极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要弥补这缺陷,还有待于学者的努力。但这事情,说起来似乎容易,做起来却极困难。因为印度史,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头绪很复杂,性质很特殊,无论用新观点或旧观点来写,都不容易。在这样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每句有关印度的话都值得我们重视,都能够提示给我们许多新的看法。现在我们竟“发现”了这样一部大著,虽然还不是系统的历史著作,但总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印度的基本看法,总可以看出他处理材料的原则,这对我们搞印度史的人来说,意义的重大就可想而知了。
我预备把这部书译成中文,供研究印度史的朋友们参考。不过,我目前有的只是俄文译本,德文原本还没找到。从原文译当然最好,现在只好退而求其次从俄文转译了。今天写这篇短文,就算是一个介绍。为了让诸位朋友明了本书的内容起见,也为了表示我的翻译工作已经开始起见,我先把联共中央委员会直属马恩列学院的序文译出来,附在下面。
序
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认真地研究印度。印度之所以引起他的兴趣,是因为它是一个变成殖民地的国家,在这里殖民地统治和掠夺底各种形式和方法都被应用了。马克思对印度发生兴趣,也因为它是一个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原始公社的关系的国家。“无论印度过去的政治形貌是如何变幻”——马克思在1853年写道——“社会秩序却自极古的时代一直到19世纪最初十年没有变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参阅卡尔·马克思,两册的选集,第二册,1940年,页5210。(1948年新版,第一册,页3061——译者注)
现在发表的印度大事年表,包括一千多年的印度历史,从第7世纪中叶一直到第19世纪中叶:从回教徒第一次侵入到1858年8月2日,在这一天,国会通过了印度法案,这法案把这个国家并入大不列颠底领土内。
第一期——一直到18世纪中叶——在马克思的《年表》里占的地位比较少——少于全部手稿底三分之一。手稿底其余的部分讲的是英国人征服印度的历史。
马克思顺次记述回教君主的王朝,他们在印度北部统治,在印度河流域一直到恒河,从那里他们一次一次地向南征服。比较详细的是关于莫卧儿帝国底历史的摘录,这个帝国是在1526年由于巴布尔底侵入建立成的,他自己说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底后人。
在转到关于英国征服印度的历史的大事年表之前,马克思还简短地数了数个别的外国对印度的征服,从马其顿底亚历山大开始,对个别的印度国家也给了一个鸟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