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
朝中军民并肩抗日寇
——1592~1598年的朝鲜卫国战争
16世纪末期发生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既是朝鲜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产物,也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战争持续了七年,在朝中人民并肩战斗下,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军,朝鲜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但却没能摆脱更重的阶级压迫。
16世纪80年代,武力统一全国后,日本便开始了对外扩张。当时集大封建领主和大军阀头目于一身的丰臣秀吉(1546~1598年)执掌着全国的军执大权,他乘朝鲜李氏王朝耽于党争内讧,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
当时的朝鲜政府政治上确已十分腐败,官僚营私舞弊,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党派之争,即一派是世袭的官僚贵族,称为勋旧派;另一派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过书院教育的新官僚,称为士林派。两派各自结党争权,互相倾轧,一大批人被杀戮流放,政变不断,弄得民不聊生,武备松弛,国力大衰,恰恰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侵略机会。
公元1592年初,日本最高当政者丰臣秀吉组建了22万人的军队,建立了拥有数百艘舰船和9000名船员的舰队,分批向朝鲜沿海进发,开始了壬辰(壬辰年)战争。
第一批部队(1.8万人)分乘350艘舰船,于1592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陆。数量不多的釜山守军和居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众寡悬殊,城市终为日本人攻占。在南部沿海登陆的第二批部队(2.2万人)经庆州、熊川和新宁数城向北推进。几乎与此同时,第三批部队(1.1万人)在洛东江口登陆,占领了清无城,并向春川山口推进。在这几批部队登陆之后,日本将主力(8万人)和其余舰队全都调往朝鲜。朝鲜封建统治集团由于朋党之争,对侵略者无力组织抵抗。数量不多的政府军接连失利。日本人击溃了朝鲜的一支8000人的部队的抗击,夺取了全宁山口,在忠州城又击溃了另一支朝鲜部队,迅速逼近汉城(京城)。朝鲜有些地方官吏弃地而逃,国王惊惶失措,仓皇放弃首都,先奔平壤,继而逃往鸭绿江边的义州。7月初,日本人兵不血刃入汉城。日军占领汉城以后,继续向西北和东北进攻,在临津江一带遇到朝鲜军队的坚固防御而受阻。日军使出军事计谋,佯装撤退,将朝鲜军诱出工事,接着进行反冲击将其击败。日军占领了开城和平壤。到此,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日军到处烧杀抢劫,只在晋州一地,就屠杀军民6万人。朝鲜人民在非占领区普遍组织了人民义勇军——“义兵”(“正义之师”),开展了游击战争;突袭敌人的要塞和兵营,特别是在夜间,隐蔽潜入敌宿营地进行骚扰;进行防御战斗;烧毁粮秣仓库和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在围攻要塞和城市时,朝鲜人组织了特别突击队,并使用了“飞击震天雷”,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援助被日本围困在要塞里的守卫部队,朝鲜人经常对敌人的后方进行出其不意的引诱突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