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6章促进事转企与企社分离
2004年8月,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全国率先实行“事转企”。阵痛带来的是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事转企”后,集团成为市场主体,生存压力变为竞争动力。“多演多得、优演优酬、不演不得”。
新的机制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论资排辈被打破,演员只要有“真玩意儿”,就能被破格任用,一大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
改革令企业的艺术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集团开始真正把艺术作品,当作产品来打造,艺术创作的参照系由获奖变为市场。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麾下的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也于2004年,全部实行“事转企”。
集团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82家企事业单位的改制,43家事业单位全部转为企业。转企改制后的2005年,集团人均创利便提高了55.2%。
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张佩清说:
改制的最大好处是将一个捧着铁饭碗、有惰性的国营老店,全面推向了市场。
员工有了危机感,增强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集团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实体。
如果说,从2004年始,江苏省6大文化集团的改革,主要以转企改制、整合资源、培育主体为重点。
在2007年,江苏的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
通过股份制改造、跨地区兼并重组、筹备上市等,加速向现代企业转型,一些集团开始扮演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角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