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天天文学网】地址:tiantianwx.com
自从水成了四堡和五堡的矛盾之源,前前后后几百年间,两个村子的人就生活在就没安稳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了,大事小事大家都商量着做决定,白杨沟的水两个村子也都能互相谦让着维持庄稼。
可这问题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缺水,缺水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哈密人民的日子就一天谈不上好过。
驻扎在哈密屯垦戍边的大部队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只有人们的肚子填饱了,不缺吃的,建设美丽哈密才更有劲头。这也就是上级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找水队的原因。
康胜利带着找水队的队员们挨家挨户的了解了第一手资料后,作为领队的他做出了第一个决定:去白杨沟。
“同志们,既然几百年来,白杨沟的水养活着四堡和五堡的人,那肯定是有源头的,我们就顺着白杨沟往山底走,准能找到水源,只要找到了源头,我觉得咱们的任务就好完成了。”康胜利激动地说。
给大部队打了申请报告之后,康胜利带着一名向导和自己的队员,每个人带足了三天的干粮,就出发了。
找水队在找水的途中,收到老乡们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招待,康胜利鉴于时间紧迫都一一拒绝了,只是稍作停留,让队员们把水壶里的水加满就又开始赶路了。
走了有大概半天的时间,找水队到了四堡,康胜利找水队的目的告诉了大家,让康胜利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件为大家找水的好事,却被大部分村民劝着不要去。
“康队长,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找水啊,你们这大队人马,压根就去不了水源跟前。你别看那天山就近在眼前,可人要是去到跟前,可是远着呢,没那么容易,你们的想法,我们四堡、五堡的村民早就想过,可无能为力,那里太危险了。”
“没困难就不需要我们了,正是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我们,来,同志们,把补给都收拾好,我们时间紧迫,准备出发。”康胜利说。
东天山脚下,有水的地方就是小片的绿洲,没水的地方就是戈壁,找水队一路上越走越慢,大部分队员的体力已经有点跟不上了。
“亲爱的同志们,坚持住,到了山底,今天我们就扎帐篷住下,眼看着不远了,只有我们找到水源,回去汇报了,上级领导和那些科学家们才能做出科学的决定,我们不仅是为了我几万战友们,也是为了这里的老乡们啊。”康胜利鼓励着大家。
“康队长说的对,就拿咱们驻扎的部队来说吧,哈密全城也就只有八万多亩的良田,打下的粮食还不够老百姓自己吃,哪有什么余粮养活得了我们驻扎的队伍啊,我们出来找水的时候,跟队过来的农业科学家不就说了嘛,二道湖那个地方啊,有一百多万亩的好田,只要有水,就能种,现在老乡们的八万亩和一百万亩是什么概念啊,不仅能养活得了我们自己,肯定还能有余粮。所以,水,水才是关键。”
“说的对,上级领导已经下了命令了,我们驻扎下来,就要自力更生,不能只靠着上级一汽车一汽车拉回来的物资生活,我们是来屯垦戍边的,是建设美丽祖国的,大家今天早早的休息,修整好,明天一早就进山。”康胜利借着大家的讨论慷慨激昂地补充道。
这样一说,大家的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纷纷都开始憧憬哈密美好的未来,讨论着将来要把哈密建设成什么样子,有的说,至少要建成跟西安不相上下的城市,人口得要超过三四十万吧;有的说要建好多个大工厂;有的说哈密是XJ的东大门,以后要建设成交通枢纽,让火车、飞机、汽车都能进得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红星渠》转载请注明来源:天天文学网tiantian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